近日,澳媒的一項深度調查揭開了珀斯鑄幣廠(以下簡稱「鑄幣廠」)的醜聞:該鑄幣廠向上海黃金交易所(SGE)長期提供純度不合格的黃金,還試圖隱瞞事實。
鑄幣廠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這是他所知的該行業內「最頂級」的醜聞。此人要求匿名,因為如果身份泄露,可能面臨五年監禁。
1. 醜聞頻出
珀斯鑄幣廠是澳洲最大的黃金精鍊廠,是世界上唯一有政府擔保的鑄幣廠,正式名稱為Gold Corporation,擁有124年的歷史。
西澳州長Mark McGowan做了四年該鑄幣廠的廠長,於2021年3月離崗。
此外,它還是珀斯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以生產多種重要紀念幣而聞名,已向130多個國家的客戶出售了近2000萬枚硬幣、紀念章和金條。去年一年,它賣出了價值高達203億澳元的黃金。
但近年來,珀斯鑄幣廠醜聞頻頻爆出。一直受到一系列醜聞的困擾。
2020年,該鑄幣廠從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名罪犯手中購買黃金,受到了倫敦金條市場協會(LBMA)的調查。據悉,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黃金開採涉及非法利用童工的問題。
鑄幣廠還有疑似未遵守反恐融資義務的舉動:前摩托黨成員Dayne Brajkovich曾因毒品犯罪入獄,去年6月他從鑄幣廠購買了價值2.7萬澳元的黃金,但卻未進行全面篩查。
鑄幣廠被要求對高風險客戶進行廣泛檢查,但Brajkovich只被要求出示駕照。
此外,金融犯罪監管機構AUSTRAC正在調查其疑似違反澳洲反洗錢法律的情況,珀斯鑄幣廠可能面臨數億澳元的巨額罰款。
2. 造假風波
黃金摻雜在業內普遍存在,並不違法。金塊里有銀或銅等微量金屬雜質是允許的。
但鑄幣廠試圖利用規則的漏洞,在灰色地帶遊走:在確保純度保持在99.99%的行業標準的同時,有意摻入一些雜質,利用微小的純度誤差來榨取利益。
2018年,鑄幣廠開始把往金子里摻雜物作為一項節約成本的措施。其實每年可省下的成本也就62萬澳元,僅占其年銷售額的一小部分。
事情不久后就暴露了。推行摻假行為幾個月後,鑄幣廠工作人員發現銀和銅的含量可能超過了SGE允許的水平,但鑄幣廠方面仍堅持這麼做。
2021年9月,摻假行為真的敗露了。SGE經過嚴格的含銀量抽檢后發現,兩塊金條含銀量過高,不合格。
由於擔心SGE公布這一醜聞會嚴重打擊鑄幣廠的聲譽和業務,鑄幣廠收到投訴當天就下令進行內部調查。
鑄幣廠的內部報告稱:「如果SGE爆出了我們的問題,可能將嚴重影響我們的業務。根據交易量估算,SGE可能要求替換多達100噸質量存疑的黃金。」
以今天的黃金價格計算,召回這些黃金將花費87億澳元,需要將其運回珀斯重新鑄造后才能再次出售。這種大規模的召回對鑄幣廠來說很困難,可能需要西澳納稅人的支持。
鑄幣廠自己去檢查SGE反映的有問題的兩根金條時,發現銀純度測試確實未能滿足SGE的嚴格標準。這意味著鑄幣廠賣給SGE的大多數金條可能都不符合上海標準。
在檢測失敗的那一天,鑄幣廠立即停止了摻雜行為。鑄幣廠表示,自2021年末以來,其精鍊方法得到了改進,目前致力於達到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純度標準。
3. 信任危機
糟糕的是,鑄幣廠選擇向他們最大的客戶隱瞞黃金純度確有不合格的信息。
在2021年9月30日的一次內部會議上,鑄幣廠首席執行官Richard Hayes要求只給SGE提供符合要求的化驗結果,隱瞞不合格的化驗結果。
這樣一來,SGE將承擔更大的舉證壓力,證明黃金不合規的情況。
商業治理和透明倡導者Serena Lillywhite強烈抨擊了這種行為,表示所有測試結果都應告知SGE。
「鑄幣廠只選擇披露一部分特定的、可能對他們的聲譽和業務沒有太大影響的信息,我認為這是在掩蓋事實。」
權衡利益后,鑄幣廠內部人士最終還是向SEG分享了所有檢測報告。
最終,SGE選擇不公開投訴,接受了鑄幣廠關於質量的保證。珀斯鑄幣廠同意,以後與SGE的所有金條交易中都附上化驗證明。
目前,州長未對此事發表言論。
但鑄幣廠的聲譽無疑已經受到了嚴重損害,可能影響深遠。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你會讓市場上的黃金購買者有心理顧慮——我們能相信珀斯鑄幣廠出產的任何東西嗎?包括硬幣、金條等等?」
「出這種大丑聞最大的鍋是管理系統的漏洞。他們採取了自以為嚴密的行動,確保摻假醜聞不泄露出去。但他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以上內容轉載自最西澳,指點山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