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37℃的洗澡水涼涼的,而37℃的氣溫就受不了!?

2023年08月26日 13:49

「熱死了熱死了,我快要被曬化了!」

滿身大汗的小明一進家門,就恨不得馬上鑽進冰箱。

「今天有37度呢,能不熱嗎?」媽媽看了眼天氣預報。

「你先去洗個澡再吃飯!」爸爸連忙把小明拉進浴室。

不一會兒,小明從浴室里探出頭來,「媽媽,再把水溫開高一點吧,太涼啦!」

媽媽看著熱水器,「好巧,水溫剛好是37度!」

「哦?那為什麼同樣是37℃,洗澡水讓人感覺涼爽,而氣溫卻讓人熱得受不了呢?」小明有些不解。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揭開這個謎團。

和青蛙、烏龜、蛇等「冷血動物」不一樣,人是恆溫動物。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小火爐」,隨時隨地都在產熱、散熱、產熱、散熱……

而身體表面的溫度感受器,會將皮膚和環境的溫度情況及時告訴「指揮官」(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

下丘腦會綜合各方信息,來判斷「熱不熱」:太熱,就要加快散熱;太冷,就要抓緊產熱!

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體溫保持相對穩定(大約在36℃到37℃之間)。

「熱不熱」,雖然是人的主觀感覺,但也主要取決於這兩個因素:1.皮膚與外界環境的溫差;

2. 散熱效率。

一般來說,人的核心溫度(比如內臟)在36.5℃左右,而皮膚溫度約為30至33℃。

所以,不論是37℃的空氣,還是37℃的水,對於皮膚來說,都是「熱」的。

這個時候,「散熱效率」就很重要了!

在正常情況下,人的散熱途徑包括血液循環、呼吸和出汗等。

而不洗澡時,皮膚接觸的空氣;洗澡時,皮膚主要接觸的是水。

所以,空氣和水,哪個散熱效率更高,哪個就能更快帶走熱量,就更容易讓人覺得涼爽!

物理學規律顯示,密度越大,熱傳導的性能就越好。

真空的熱傳導能力最差,所以保溫杯(瓶)都會抽成真空,和外界隔絕——既能保溫,又能保「涼」。

在常溫下,水的導熱係數(約為0.60,單位為W/(m·K),下同)遠遠大於空氣的導熱係數(約為0.026)。這說明,水會比空氣更快吸收和帶走身體的熱量!

換句話說,要達到相同的散熱效果,氣溫要比水溫更低才行!

不知從何時起,天氣預報里增加了穿衣指數、空調指數、防晒建議等等內容……

這是因為,「熱不熱」,不能只看氣溫,而是要看「體感溫度」。

研究表明,影響「體感溫度」的因素包括濕度(影響很大)、風力、日照、著裝、情緒、體質等等。

(1984年Robert G. Steadman總結的「體感溫度的通用公式」[4]。其中,AT為體感溫度、T為氣溫、e為水汽壓、V為風速、RH為相對濕度)

公式看不懂沒關係,你只要知道——

濕度大,體感溫度更高(南方的「黃梅天」可謂「大蒸籠」)!

沒有風,體感溫度更高(手持小電風扇似乎是外出必備)!

陽光直曬,體感溫度更高(同樣氣溫下,站在樹蔭里就感覺好很多)!

在同時具備這些條件下,即便氣溫「只有」37℃,「體感溫度」完全有可能超過40甚至45℃!

熱量,永遠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

如果氣溫為37℃時,而皮膚只有大約33℃,身體不僅不能通過皮膚散熱,反而要「被迫」吸收周圍環境的輻射熱。

下丘腦雖然會發出「要散熱!」的命令,但由於空氣散熱效率差,即便身體拚命出汗,熱量也不能有效地散發,就會覺得到很熱。

而使用37℃的水泡澡時,皮膚溫度會迅速上升到37℃左右,我們並不會感受到很熱或很冷——反而會覺得很舒服。

而使用37℃的水沖涼時,流動的水會快速與環境進行熱交換,水溫會快速降低到皮膚溫度以下。

這時,水能夠不斷帶走身體表面的熱量,從而讓我們感覺到涼爽。

還有一點不要忘了,不論泡澡還是洗澡,你都沒有穿衣服!

沒有了衣服的阻擋,散熱效率也會更高一些。

不過,也正是因為水的傳熱效果高,所以,當水溫遠高於體溫時,水(包括水蒸氣)會「無情」地把更多熱量帶給人體,導致燙傷。

成年人的洗澡水溫盡量不要超過42℃,自己感覺舒適就好;而嬰幼兒的洗澡水溫不建議超過37至38℃,否則可能損傷嬌嫩的皮膚。

最後,給大家送上一些防暑降溫小貼士,注意預防中暑:① 多喝水,及時補充鹽分和礦物質,小口多飲比大口猛灌更好。

②?外出時,穿輕薄透氣、寬鬆面料的衣服,塗抹

③不要長時間待在炎熱的地方,不要在烈日下激烈

④ 如果感到疲倦、頭暈頭痛、噁心,應立即找個遮陰處乘涼、喝水、降溫。

⑤?當感到心跳加速、胸悶憋氣、頭暈、意識模糊時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及時就醫。

分享給更多人,讓我們都能「涼爽一夏」!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自行轉載自騰訊醫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