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簽證遭「歧視」?澳洲獲批率降至歷史最低點,中印等多國學生簽證被拒

2024年02月29日 13:37

據澳媒最新報道稱,學生簽證的通過率已降至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

最近的政府數據顯示,學生簽證的批准率下降了5%,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的學生。

在截至2023年12月的6個月里,僅有80.9%的學生簽證申請獲得批准,低於2022-23年的86%、2021-22年的91.5%和2018-19年疫情前的89.9%,而也是自2005-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拒簽率因國家而異,印度和尼泊爾的海外高等教育簽證批准率分別從2022-23年的74.2%和65.2%降至60.8%和47.8%。

前移民部副部長阿布·里茲維說:「我們以前從未達到過這樣的水平,無論是在獲批率方面,還是在絕對數字方面。我們從來沒有拒絕過這麼多的學生,從來沒有。」

他說,獲批率下降是意料之中的,因為政府去年12月宣布了一項新戰略,將凈移民人數控制在疫情前的水平,並加強國際教育部門的完整性。「他們把重點放在學生身上,因為學生是凈移民的最大貢獻者。」

在提高國際學生和教育機構標準的戰略下,政府宣布了一系列誠信措施,同時計劃對英語語言和真實學生的要求進行改革。

簽證處理系統如何運作?

里茲維解釋說,在簽證處理方面,政府對所有提供者使用「風險評級」系統。

「澳大利亞排名靠前的大學往往被評為風險較低的大學,因為他們招收的大多數學生往往被發現是真正的學生,相對而言,欺詐率相對較低。」「其他機構往往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因為欺詐和違規等問題更常見,因此它們的風險評級更高,這意味著它們的申請會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12月14日,克萊爾·奧尼爾簽署了優先處理學生監護人590簽證和海外學生500簽證申請的部長指示令。這意味著在低風險機構尋求教育的學生將被優先考慮。

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協會(IEAA)首席執行官菲爾·霍尼伍德表示,法律要求內政部處理每一份學生簽證申請。他說:「但是,決定學生能否來澳學習的,往往只是時間上的滯后。」

學生簽證的獲批數量

里茲維表示,2023年12月的數據顯示,學生簽證申請率仍處於創紀錄水平,只是獲批率有所下降。

他說:「申請數量激增,政府現在正在努力控制這種情況。」「在我看來,這是不可持續的。你不能一直用主觀標準拒絕這麼多的申請者。」

根據內政部的最新數據,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6個月里,共有282,302份學生簽證被提交,其中包括國內和海外申請者。有131,878份高等教育初級申請(來自擬在澳大利亞學習的學生)和65,470份職業教育申請。

其中,195,934名學生獲得了簽證,其中98,198份和33,835份用於初級、高等和職業教育。

初級高等教育簽證的獲批率降至82.5%,低於2022-23年度的87.5%、2021-22年度的96%和2018-19年度的94.3%。

據了解,處於第二和第三「等級」風險評級的大學提供者感受到的影響最大。

學生簽證的獲批數量

霍尼伍德表示,很難指出哪些國家的學生被拒簽最多。但他透露,最近批准率的下降對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等國學生的影響尤為嚴重,因為這些國家面臨的具體挑戰與移民戰略下的更廣泛變化同時存在。

最新數據顯示,過去6個月,60.8%的印度學生海外高等教育申請獲批,低於2022-23年度的74.2%、2021-22年度的84.6%和2018-19年度的85%。

尼泊爾海外高等教育學生的獲批率從2022-23年的65.2%下降到過去6個月的47.8%。

對於巴基斯坦學生來說,這一比例從66.3%降至62.6%。

與此同時,中國大學生獲得海外高等教育簽證的比例保持穩定,約為97%。在國際學生最多的,中國是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其次是尼泊爾和印度。

霍尼伍德表示,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也受到了簽證減少的影響。他說:「最近幾周,我還聽說不少中國學生的簽證如果不是被拒簽,而是被推遲了,以至於他們無法開始第一學期的學習。」

內政部發言人表示,澳大利亞實行「非歧視」學生簽證計劃,旨在支持教育機構為國際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學生簽證申請人是根據立法規定的監管標準,根據個人優點進行評估的,其中一個關鍵要求是申請人是一名真正的學生。」

發言人將學生簽證發放率的下降歸因於去年8月以來打擊欺詐和非真實申請的重點,以及為實施優先處理的部長指示做準備。

他們還指出,與被決定的數量(等於被批准的數量加上被拒絕的數量)相比,學生簽證的獲批率更低。

該發言人表示,自新冠疫情后重新開放邊境以來,使用欺詐性文件或信息獲得學生簽證的企圖「顯著增加」,該部門拒絕了任何存在欺詐行為的申請。

霍尼伍德回應稱,他希望看到國際教育部門提高透明度,並恢復「平衡」感。

*以上內容系網友一點通自行轉載自at,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