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遭人嫌…華人因為入了美籍 「用不了支付」遭網友罵翻:來就入鄉隨俗

2024年03月03日 12:39

網友經常發貼吐槽,購物消費特別不方便,因為入了美籍,沒有國內號和銀行卡綁定支付寶,所以很多地方不收現金。

被國內網友罵「祖國沒求著你回來」;

近來又有國內媒體報道,老外在國內用不了支付,結果也慘遭網友罵翻:來就入鄉隨俗。

小編經常在社媒上看到有網友回國遭遇「有錢無處花」的困境,而近日又有國內媒體報道了

《老外在有錢難花?這是個大問題》。該文章提到了國內支付系統無法支持外國人的消費。

許多中國網友卻對該篇報導相當不滿,認為外國人被慣壞了,本就該入境隨俗,「他們來了不來適應我們,我們難道要去適應他們?」

《中國新聞周刊》上的這篇《老外在中國有錢難花》的報導稱,有外國人疫情期間長期在國外,名下支付寶、微信支付綁定的銀行帳戶遭到凍結,想刷POS機很多地方也不接受,「如果持續下去的話,很多境外人士回來或者旅遊都會很不方便。」

包括歐美髮達國家在內的很多國家和地區仍將刷卡和現金作為主要支付形式,使用移動支付的人不多,不同的支付習慣造成了境外人士入境的支付難題,並引發了一系列衍生的「數字障礙」與「數字鴻溝」。

但如果只是來華短期旅行不的外國人,在沒有電話號碼、銀行卡的情況下,申請移動支付就可能遭遇困難。

國外相當普及的信用卡,在國內則是只有特定地方才能夠使用,報導中指出,刷卡成本太高是阻擋了刷卡消費的主要原因之一,外卡POS機結算成本高,在入境旅客數量不高的情況下使用頻率低,商戶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特別是中小商戶基本根本不願意安裝刷卡機。

就連最傳統的現金也常遇到麻煩,一名外國說,剛到時,由於不會使用打車軟體,也沒有移動支付手段,付了現金后司機無法找零,「平常使用現金的時候,90%的商家的回答是『我們沒有零錢』。」

另據格隆匯的創始人在近日的一次發言時引用數據來觀察外國人來華人數、航班數量、外資數量:1.外國人來華:在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前的 2019 年的第一季度,從境外到中國旅遊的人數有 370 多萬人;可是 2023 年第一季度的數據僅有 5 萬 2 千人,這個數據連 2019 年的零頭都不到;而這 5 萬 2 千名入境遊客中,有 56% 來自香港,22% 來自澳門,代表來自其他國家的真正「老外」,就只有大約 1 萬人。

2.中美航班數量:新冠疫情爆發前,中美兩國之間往來的航班,每個月超過 3,800 航次,平均一天超過 100 航次;現在中美之間每天直接往來的航班只有 4 至 6 班,基本趨零。在過去 70 多年間,中國外貿生產總額 70% 的貿易順差來自

3.外來投資: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額是 1,012 億美元;今年二季度,外商對中國企業投資 49 億美元,這是 1998 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

該報道在國內的社媒上引發廣泛討論,一些網友更是態度旗幟鮮明地表示:「他們來了不來適應我們,我們難道要去適應他們?哪個國家是這樣的?」

「關我們屁事!我們出國照樣需要費勁準備現金和帶晶元的信用卡,亂七八糟的硬幣分不清,還TM要給小費,給少了還不高興!讓他們向先進看齊還不好?!需要你成天在這裏叫囂?!」

還有人說:「外卡手續費高是外國銀行外國結算機構的鍋,你去和Visa Mastercard喊,關中國什麼事?偉大哈耶克又不存在了?」

「讓他們自己想轍去,中國人去國外的那些困難,誰替我們解決了?我們能克服,他們就能克服。」

「什麼破新聞啊,中國又不是不收現金,只不過沒有刷碼方便。」

在美國也多有華人表示,能不回國就別回,少回國少添亂,說不定就被當成「行走的幾十萬」。

央行29日召開優化支付服務推進會,提

出要為老年人、外籍赴華人員等群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更好服務社會民生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國國新辦1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央行副行長張青松在會上表示,將指導支付寶、財付通等主要支付機構將外籍赴華人員使用移動支付的單筆交易限額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計交易限額由1萬美元提高到5萬美元。

中新經緯報道,有媒體問,近年來中國移動支付發展非常迅速,但同時也有部分外籍赴華人員感覺支付習慣和消費方式不太適應。中國央行在這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外籍赴華人員在中國支付有哪些比較好的方式?

張青松對此表示,外國朋友赴華進行旅遊、拜訪、商務等活動,遇到移動支付困難的問題,中國央行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反映。經過認真調查分析,可以把問題做這樣的歸納:「不能用」,有的外國朋友綁不了境外的銀行卡。「不好用」,有的外國朋友消費金額超出一定金額,付不成賬,覺得不好用。遇到問題多了,支付不便利了,自然就「不想用」了,所以是「不能用」「不好用」和「不想用」的問題。

張青松表示,針對這些問題,中國央行將指導支付機構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讓移動支付產品這個中國民眾最接受的支付方式好用、能用,讓外國朋友滿意、樂意使用。具體包括:一.針對赴華人員使用支付寶、微信綁定境外銀行卡成功率低的問題,要求、指導支付寶、財付通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綁卡效率。

二.簡化身份驗證安排,使外籍赴華人員在綁卡等一系列過程中更便捷辦理。中國也非常關注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中國央行會嚴格要求相關機構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規規定,切實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三.是指導支付寶、財付通等主要支付機構將外籍赴華人員使用移動支付的單筆交易限額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計交易限額由1萬美元提高到5萬美元。

張青松指出,相信通過這三方面非常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境外赴華人員在綁卡、「外包內用」等方面都會不斷提升服務滿意度和獲得感。

張青松介紹,中國央行始終堅持發展與安全並重,在推動支付服務提升、市場發展的過程中,注重風險防控,實現兩者的動態平衡。

一方面,支持支付機構尤其是頭部支付機構根據自身的業務實際,針對不同交易,實行差異化的風險防控策略;另一方面,督促支付機構加強交易監測和風險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採取風控措施。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布碌侖一點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