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七年後再訪澳 李強:中澳關係重回正軌
本周六(6月15日),中國總理李強飛抵澳大利亞南部阿德萊德,展開為期四天的訪問。
李強此行是自2017年以來,中國總理再次訪問澳大利亞。他在飛機降落後,隨即在停機坪發表聲明宣稱兩國關係「已重回正確發展軌道」,但他也同時呼籲兩國「擱置分歧」,因為 “歷史證明,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合作共贏(……)是中澳關係發展的重要一步”,同時 “一個更加成熟、穩定和富有成果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將是造福兩國人民的財富」。
外界認為,李強此行急於改善中澳關係,是為了尋求分化以美國為首的幾個區域安全合作協議,包括美國 、英國和澳大利亞2021年組成的AUKUS(三方安全夥伴關係)和美、日、澳、印四方夥伴關係(QUAD),四天行程是否能達到具體效果仍有待觀察。
中國原本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但是因為澳大利亞政府在2020年時宣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進行溯源,北京一怒之下禁止進口或對多項澳大利亞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包括澳大利亞葡萄酒、海鮮產品、木頭、小麥、大麥、棉花和牛肉等。不過,澳大利亞在過去四年間藉此機會轉向拓展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市場,不止安然渡過中國的貿易懲罰,更因此得以降低對中國的貿易依賴。
儘管中國自去年以來開始單方面對澳大利亞產品取消進口限制和關稅,但是澳大利亞民眾對中國的看法已經出現根本性的改變。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針對澳大利亞民眾進行的民調顯示,2020年原本有55%民眾將中國視為經濟夥伴,但現在53%民眾視中國為威脅。另外,該研究所在2010-2020年期間的調查顯示,38-48%澳大利亞民眾認為中國是軍事威脅,現在高達70%民眾持有這個看法。
造成澳大利亞社會態度轉變的原因,除了中國在澳大利亞干涉國內政治的秘密運作頻頻被揭發以外,解放軍在區域的挑釁行為也是一大原因。5月6日,澳大利亞國防部揭露,澳國軍機在黃海上空執勤時,遭中方投擲照明彈,雖然澳國軍機沒有受到影響,但中方在事件中”既不安全又不專業”的行為,令人”無法接受」,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事發當時表示,他將當面向李強提出交涉。
另外,2023年澳大利亞海軍「圖文巴」號護衛艦(HMAS Toowoomba)在日本經濟水域執行聯合國制裁任務時,遭遇中國海軍「寧波」號驅逐艦,儘管「圖文巴」不斷釋出國際信號,告知該艦在進行潛水作業,但在「寧波」號依舊向「圖文巴」號靠攏,而且越來越近,併發射聲吶,導致澳大利亞的潛水員受傷。當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面對澳大利亞抗議,只是重複否認中國做出任何傷害水兵、海軍人員或船隻的事,強調事故地點為中日爭議水域。
按照計劃,李強在阿德萊德停留期間將參訪當地動物園,由於該動物園租借的大熊貓「網網」和「福妮」的租約將在今年11月到期,李強可能會藉機會宣布對這兩隻大熊貓的新安排。另外,他也將和當地葡萄酒業者進行座談,接著周一前往首都堪培拉與總理進行第九輪中澳總理會晤、周二前往西澳的珀斯,參觀中國控股的天齊鋰業公司位於當地的鋰加工廠,並在第七屆澳中CEO圓桌會議上與兩國商界領袖進行交流。
責編:李亞千 網編:伍檫愙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