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0萬澳幣,我們在澳洲干這些工作!華人發出一聲嘆息…

2024年06月16日 10:48

最近,一則帖子引起了網友熱議:那些年收入超過30萬的人都在從事什麼工作?數以千計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職業和感受…

其中一些人表示,雖然賺錢不少,但「後悔入行」;還有人坦言,這樣的收入「根本不夠花」…

另外,最新報告顯示:人財務狀況持續惡化,越來越多的人遭遇房貸逾期或陷入破產!

寶媽感嘆:「怎麼感覺越上班越入不敷出…」

年薪超$30萬的澳都從事什麼工作?

不少人「後悔入行」,

還有人稱「錢根本不夠花」…

據澳媒報道,近日,一位Reddit用戶提問說:那些年收入超過30萬澳元的人都在從事什麼工作?數以千計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職業和感受…

*根據2023年的數據,全職員工的平均年薪大約在9萬~10萬澳幣之間。因此,30萬澳幣的年薪大約是平均年薪的三倍,算是非常高的收入水平

其中不少網友從事律師行業工作,年薪6位數,但他們不建議其他人進入這個行業:「我是離婚律師,每天聽著他們的肥皂劇故事,一開始很有意思,時間長了真的很無聊。」

「我是一所大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我真心不推薦大家入這行工作。」

「身為一名律師,我為賺錢犧牲了太多的家庭和個人時間。如果時間能重來,我一定不會選擇做律師…」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電子遊戲行業被認為是一個高薪行業,而設計師和市場營銷人員則是賺的盆滿缽滿。

一位網友回復說,「我是一家FAANG公司(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和Alphabet/Google)的軟體工程師——雖然我認為自己能力上還有一些不足,但我不打算自己離職,除非他們解僱我。」

還有一位軟體工程師表示,自己在這行已經幹了8年,現在只需要在家工作,且每周平均工作時長不超過40個小時——

年薪已經漲到了$42.2萬,「雖然我做的是軟體工程師工作,但高中就輟學了,之後參加了6個月的編程培訓。培訓結束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年薪15.8萬澳元,直到8年後,我的薪水漲到了40多萬。」

還有一些人本身工資不高,但獎金很高。一位網友就表示,自己是一名高級施工經理,「去年賺了$30萬+,今年有可能超過這個數,這取決於我的獎金。」

另一位網友表示,自己的高薪全靠個人能力強:

除了這些,還有在大型科技公司從事AI研究的網友,甚至是某大型製藥公司的癌症研究科學家,他們的年薪都在$30萬以上。

許多Tradie和體力工作者的薪資也都不低。其中一位網友表示,「我的職業是屋頂工—每天都做一些臟活累活,但是我去年收入$48.6萬!」

另一位起重機操作員表示,自己年收入高達35萬澳元。

一位從事「無漆凹痕修復」工作的網友年薪也到達了$30萬以上,「我只修復汽車門上的凹痕和冰雹造成的損壞。」

還有人表示,儘管他們收入不菲,但工作一陣子之後,開始「後悔」把太多時間花在工作上,而不是享受與家人和朋友的時光。

其中一位網友就稱,他曾是米其林星級私人廚師,年收入超過36萬澳元,但為了能夠多陪伴家人,不得不離開這一行業…

此外,還有幾名網友稱自己從事飛行員工作,年薪早已超過$30萬+——無論是私人飛機,還是商業航空公司的機長,他們都收入頗豐。

其中一位男士說,「我是一名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我承認薪水不錯,但我做這樣只是因為熱愛。如果你真的進入這行,你會發現在年薪超過40萬澳元的人里,還是有不少面臨財務問題的可憐人。」

一位網友回復說,自己就是航空公司的機長,只不過多年來一直過著拮据的生活,靠吃方便麵度日…

不得不說,有一份年薪30萬澳幣的工作真是太讓人羡慕了!

然而,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仍然有不少人面臨財務困境,感受到生活的壓力…

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華人寶媽感嘆:「怎麼感覺越上班越入不敷出…」

剛剛,根據澳洲金融監管機構透露的最新消息:通貨膨脹和利率的上升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遭遇房貸逾期或陷入破產!

持續惡化的財務狀況,也讓一位華人寶媽在社交平台上發出感嘆,「怎麼感覺越上班越入不敷出…」

(截圖來源小紅書@漂洋過海的魚)

這位博主稱,「倆人+一娃,收入應該超過澳洲平均水平,CCS補貼50%到60%。

怎麼感覺最近越來越活不起了,都不敢算開銷!這大家都是怎麼攢錢的?

我們平均每周出去吃個三四次飯,因為周末要出玩,就不在家做,平時下班如果覺得累了也會出去吃,一頓飯大概30~40刀,我不吃晚飯,就只有老公和娃兩個人吃…

而且平時不怎麼買衣服、鞋子,完全不買化妝品、護膚品,感覺沒亂花錢,但是查了查自己賬戶,總感覺入不敷出…

(示意圖)

每次想要收一收不花錢攢攢,然後就來個不得不花錢的項目,比如房子保險、車子保險、換新耳機、換新手機等等,這種情況雖然可能一年幾次或者幾年一次,但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事…

還有Bunnings買個什麼測量工具,40刀沒了,出門喝個奶茶10刀沒了,帶娃去個Ekka,200刀沒了…

是我們生活的不夠節省么?但是有娃的情況下,周末不帶娃出去玩么?還有各大公園的年票,比如Movie world, Dream world, Australia zoo, Long pine…這些粗略加起來也得有個六七百刀了,還是打折后買的,而且我家娃是3歲以下,不需要買年票…

跟同事聊攢錢的事,她們就會說,你得帶飯吃,不要出去吃,不要喝奶茶,可是我單身的時候也是這麼過的,明明那時候一年收入5W就夠用,還能攢點…現在根本不夠花!

是因為現在物價漲的太高了嗎?怎麼掙都感覺不夠花…」

這篇帖子也引起了不少華人共鳴。

其中一位華人就表示,每個月掙的錢剛好夠花:「我們的CCS跟你一樣,不過每周只去三天,我跟我老公中午都是吃外賣,每個月房貸一還,Bill一交,就真的啥也不剩了…」

有時候盡量減少開銷,可還是不停地有賬單過來,需要花錢,沒完沒了:「現在物價真的高。長時間在家上班我連火車都捨不得坐了,盡量沒有別的開銷,但是bill一個接一個來,一會交membership fee,一會車rego,一會來個罰單,

每個月都有各種額外支出…

我老公開始創業了,預計一年沒有收入,每個月都得吃點老本…」

有寶媽生娃之後每個月只敢出去吃2~3次飯,奶茶已經減少到一個月一次,而且娃還沒開始上學,即便是這樣,都已經感覺入不敷出了…

還有一位爸爸列出了戀愛和有娃之後的開銷:「我和我老婆談戀愛的時候一個月5k~6k不帶房租,現在娃半歲不到,大概7k~9k,算下來一年光生活支出就得快10w了,而且過的也不那麼隨心所欲,喝個St Henri我還要掂量一下,只能說在澳洲錢越來越不經花了…」

一位家裡有倆娃的媽媽甚至偶爾還得透支下個月的工資:「我家倆娃,有房貸,每次發工資遇上突然有狀況,然後本來想存錢,就變成花超了多少,下次發工資還得再補回來…」

看到大家的生活狀態,讓幫主想起了前陣子特別火的幾句話:「總想把錢存下來花在刀刃上,結果發現生活處處是刀刃。」

「每次工資到手總想要存點錢,但又總是扣扣嗖嗖地花了很多錢。」

「想要通過每個月記賬來控制消費,結果錢花超了,自己就開始做假賬…」

這日子到底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媽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