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運動五周年」系列二:離散港人踏上從政路
反送中運動喚醒香港人對政治的關注,啟發政治素人在離散后嘗試參与政治活動,政壇老手也把香港的從政經驗帶到海外,繼續推動香港倡議工作。本台在「反送中運動五周年」專題系列第二集,專訪流亡澳大利亞的香港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了解離散海外的港人如何開展從政路。
被港府以百萬懸紅通緝的許智峯,因涉及反送中運動和47人初選案等多宗案件,在2020年帶著家人離港流亡,2021年在澳大利亞定居。許智峯繼續香港倡議的同時,也在今年4月宣布加入澳大利亞的自由黨。許智峯對本台表示,累積過去幾年在海外做香港倡議的經驗,認為每次香港有事才約見當地議員和官員尋求關注,不是長遠之計,加入當地政黨能直接把香港議題與所在地連結。
許智峯說:「作為流亡的港人還有前議員的身份,特別是我已在這個地方生活,總不能夠總是一次性的在講香港的事。這是過去三年的流亡經驗,我感受到要改變當地人的想法和要讓他們(政府)有實際的行動,必須要與當地建立一些關係,不能讓他們覺得我只是一個過客,我是與澳州有緊密關係的人,從政就是要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使他們覺得我的事也是他們的事。這樣才能讓他們願意為香港投入更多的力度和更願意為香港發聲。」
許智峯:加入政黨有助澳港連結 香港從政經驗協助推動香港倡議
許智峯在香港已從政多年,他表示,這些經驗有助他加入當地政黨,加快與當地政界建立關係,有助推動香港議題。
許智峯說:「加入政黨后,有更多直接渠道找到議員出席聲援香港的活動。這邊的政黨和議會運作與香港很相似,這是我的優勢,我很清楚對方在那些場合可以為香港發聲。也能接觸不少的幕僚,告訴他們香港議題如何變成對華政策。例如47人案時,我們不斷為吳政亨呼籲,提醒當地政界他是澳大利亞人,他的事是當地的事,使澳外長在判決后很快能發聲明回應。」
許智峯表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密切,希望透過政黨和作為香港流亡議員的身份,提高當地政界和社會對中國威脅的關注。
政治素人康駿銘受反送中啟蒙 移居台灣加入政黨踏上從政路
2019年後移居台灣的港人康駿銘加入台灣基進黨,開始他的從政路。他在基進黨一場活動中說:「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台灣基進國際部的專員康駿銘。2019年的反送中革命暴露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中國統治之下的香港變成什麼樣子!看到台灣現在的政治環境,所以我選擇站出來加入基進黨,跟大家一起守護台灣,守護我們的民主。」
康駿銘對本台表示,以往的他與很多香港人一樣,只是關心工作和生活,從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與政治有任何關連。但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時,作為接送抗爭者「車手」的他,在721元朗白衣人無差別攻擊市民當晚的親身經歷,改變了他的想法。
康駿銘說:「在2019年發現政治對於每個人的影響其實可以很深。印象最深刻是721,當天我們三、四台車停在那裡,然後會有一台警車經過我們,沒多久之後白衣人就帶著他們的武器過來,我們就是拚命地跑。那一幕對我的影響很深,放任政府權力可以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沒辦法維護我們社會上的公義,是非黑白整個平衡被破壞時,我們還怎麼樣在這個地方生活?」
康駿銘表示,擔心被秋後算帳,提早在2019年到台灣定居,過去5年,他參与政黨的工作,以香港經驗警示中國威脅。康駿銘表示,作為台灣政黨的一份子,會從台灣的角度看香港議題。
康駿銘說:「所謂香港議題在我的角度看來說,就是用來去警惕台灣人,而不是說要為香港在台灣爭取些什麼東西。始終我們在台灣做政治,我們必須要以台灣的利益為優先。那麼多人離開香港,然後他們帶著技術帶錢,如果台灣可以吸收這一批人過來,當然是對台灣的發展是好事。不會說因為我是來自香港,所以我在台灣政治上,我要為香港爭取什麼福利。」
對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他不認為是消費香港,而是從香港經驗警惕台灣社會要留意中國威脅,又說,在台灣立法院的「青鳥行動」看到香港經驗對台灣社會運動的影響。
康駿銘說:「青鳥行動很多台灣參与的人也會聯想到香港發生的事情做一個比較。我們當然就先跟大家預測,有人會收集你的個人資料,可能會亂拍照啊等等,用香港的社運經驗去做這樣的提醒。為什麼青鳥的時候會說,你要小心誰叫你沖等等的,其實他們也都是因為香港的經驗,所以才有這樣的預防性的措施出來。用這種方法把在香港的一些經驗帶過來。」
除了參与社會運動,康駿銘在今年初也參与立委選舉,收吸了在台灣從政的經驗,作為政治素人,他說從政路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記者:陳子非 責編:陳美華 許書婷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