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悉尼私校獲近$2500萬撥款,是公校的4倍!很多媽媽們都怒了….

2024年07月06日 10:48

新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中,納稅人對私立學校的資助是公立學校的4倍之多!

這一數據立馬讓媽媽們都無語了,明明更貼近大眾生活的是公立學校啊!

私校撥款為的4倍

不是吧 不是吧

為什麼私校能拿到這麼多的補助啊

教育部長Prue Car抨擊她的聯邦同僚 「優先考慮私立學校而非公立學校」,要求他們證明自己與有什麼不同,因為非政府學校獲得的納稅人資金竟是公立學校的四倍

新州教育部統計的數字顯示,私立學校每所獲得的聯邦政府撥款約為2490萬,而公立學校每所僅為650萬澳元。

Car對公眾喊話,這項分析表明,整個可以輕鬆地為公立學校提供更多的全額資助。

但現在情況明顯不是這樣,目前州政府是公立學校的主要資助者,但新州目前正與阿爾巴尼斯政府就5%的資金缺口展開激烈爭論。

新州希望聯邦為公立學校額外提供5%的資金,比他們提出的額外提供2.5%的資金翻了一番。

她說:」這些數據表明,聯邦有能力提高撥款,但卻繼續優先考慮私立學校而非公立學校,這讓我很不滿意。」

教育部長敦促聯邦政府 「提出一個公平的方案」,因為新州學童 「理應得到公平的待遇」。

她說:」新州已承諾提前兩年將捐資比例提高到 75%–我們要求聯邦將捐資比例提高到僅占公立學校經費的四分之一,但他們卻繼續在小比例上爭論不休。」

在非同尋常的提問時間,Car呼籲Anthony Albanese「糾正 」上屆聯盟政府的錯誤,她說上屆政府 「扼殺 」了公立學校的經費。20% 的聯邦份額是由特恩布爾政府制定的。

去年7月,Guardian Australia披露,自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Gonski review建議進行改革。

Gonski審查的關鍵是 “學校教育資源標準”(Schooling Resource Standard),這是一種基於需求的模式。

旨在到2023年為學生提供基準教育

小學生的學費為$13060澳元

中學生的學費為$16413澳元

根據課程、評估和報告局的數據,98% 的私立學校獲得的資助高於 SRS,超過 98% 的公立學校獲得的資助低於 SRS。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最新教育報告發現,澳洲公立學校的投資明顯低於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而政府對私立學校的資助則是經合組織平均水平的兩倍,僅次於土耳其和哥倫比亞。

與經合組織國家相比,澳大利亞教師的工作量和班級規模也高於平均水平。

自己納稅給別人做嫁衣

此前,《每日電訊報》獲得的機密分析顯示,在五月份的預算案中,為每個部門提供的總體資金為:2200 所公立學校在未來四年內獲得 143 億澳元,970 所獨立學校獲得 242 億澳元。

從2022年的資金分配來看,總理所在的Grayndler選區的兩所學校的資金分配明顯不同。

公立學校Ashfield Boys的學生平均獲得$4226的資助。而私立學Trinity Grammar School的學生平均可獲得$5883 澳元的英聯邦資助。

見慣了大場面的州教師聯合會主席Henry Rajendra說,這些數字「令人震驚,但並不令人吃驚」

他說:」公立學校每天都在發生令人驚嘆的事情……但我們的教師越來越難在資金不足的浪潮中逆流而上。」

“總理有一個真正的機會,可以挺身而出,讓自己成為教育總理。」

“他可以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有所作為,為國家做出貢獻。

家住Bangor的媽媽Marissa Parsons的三個孩子都在公立學校就讀:15歲的Phoebe、12歲的Daniel和10歲的Jared。

Parsons說,資金差距 「有悖于建立公共教育體系的理念」。

“讓孩子上私立學校是一種選擇,這很好。但在我看來,私立學校的學生最多應該獲得與公立學校同等的資助,但絕對不能更多”

「如果你讓孩子離開公立學校,這應該是你的經濟義務,而不應該是我的經濟義務」

Parsons說,該地區私立學校的設施比她孩子的公立學校要好得多,而她孩子的公立學校是由納稅人的錢資助的。

她說:」看看我周圍的學校,我住的地方離私立學校、天主教學校和公立學校都不遠。」

“與我的孩子們相比,這些學校的設施簡直是天壤之別。」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擁有一個表演藝術工作室,那你就拿十萬澳元去買吧,但如果它是由我資助的,我的孩子就應該有機會使用它。」

不然的話,我這些年納的稅都去哪裡了?

媽媽們的艱難選擇

媽媽們,咱們摸心說一句:你是真的心甘情願讓孩子們上私校的嗎?

或許是咱們華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在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總想讓孩子去更好的學校。

再者,辣媽之前有介紹過,澳洲公校根據學區(catchment)劃分免費就讀,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有弊端。

因為澳洲不是一定買房才能上學,拿著租房合同也一樣可以免費就讀

所以難免媽媽們會擔心一些公立學校的家庭或家長素質參差不齊的狀況。

而最新的調查數據還真的就論證了這一點

在澳洲私立學校有子女就讀的家長中,近一半的家長表示:如果公立學校資源更充足

他們會考慮將子女轉入公立學校

委託進行的隆納根研究調查(Lonergan Research)在全澳範圍內對1003名子女就讀於幼兒園至12年級的家長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48% 的私立學校學生家長,以及 61% 子女同時就讀於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家長表示,如果公立學校能獲得更多資助,他們會考慮讓子女離開私立學校。

近三分之二的家長(包括 46%的私立學校家長)認為公立學校資金不足;

十分之七的家長同意公立學校教師工作過度;

81%的家長認為應改善薪酬和條件以吸引和留住公立學校教師,而近四分之三的家長表示教師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

而實際上,還真的就給媽媽們猜對了!

在全澳內,只有1.3%的公立學校能從政府獲得全額學校教育資源標準 (SRS) 資金,而 98% 的收費私立學校資金過剩。

總體資金差距在全澳範圍內分佈不均。比如說之前在任的莫里森就曾喊話:在10年內為天主教學校增加了46億澳元的資金

但沒有為公立學校增加資金

現在的情況是每州的大都市區每名學生的實際政府資助增加了 16% 以上,內陸地區增加了 22% 以上,邊遠地區增加了 20% 以上。

但在偏遠和非常偏遠地區,這一數字分別僅上漲了 14% 和 10%。

正如綠黨學校事務發言人、參議員Penny Allman-Payne所言:”這項調查數據顯示,如果公立學校能夠得到適當的資助,那麼半數私立學校學生家長很可能不會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這是對兩黨數十年來忽視公立學校的嚴厲控訴,它揭示了:許多家長並不是在’選擇’私立學校

而是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在工黨和聯盟黨執政期間,’選擇’取代了我們公共機構的核心公平性和普遍性,這一點在我們的學校表現得最為明顯。」

“他們依靠這個新自由主義的詭辯來證明向私立系統投入數十億資金而公共系統卻奄奄一息是合理的。但是,這不僅沒有真正創造出更多的選擇,反而適得其反,迫使許多家長做出了他們從未想過的決定。

可以說,如果私立學校的學生家長能夠真正選擇把孩子送到哪裡,我們現在知道會發生什麼–一半的家長會把孩子轉到公立學校。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辣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