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公寓樓修復費$900萬!墨市業主貼了數十萬還是賣不掉房
多年來,墨爾本一棟有缺陷公寓樓的房主已經支付數十萬澳元來修復多個結構問題。
但是上個月的一張500澳元賬單直接讓房主崩潰。
「我幾乎要哭了,」烏爾德(Kerry Ould)形容她打開州稅務局來信的那一刻說道,上面要求她支付500澳元的土地稅。
58歲的烏爾德於2017年以36萬澳元的價格在墨爾本Frankston South買下一套公寓,但她表示房子現在「一文不值」,「根本賣不出去」。
除了無法出售這套公寓,她還要與其他32名居民一起承擔巨額修復費用。
6月下旬收到這封信的那天,她已經花了1.4萬澳元修理她公寓里有問題的陽台。
烏爾德個人已經支付逾8萬澳元,這筆錢是緊急修復公寓大樓特別征費的一部分。
在議會會議紀要中,當地政客克魯瑟(Chris Crewther)詳細描述了這棟公寓樓的「許多缺陷」,包括「多個陽台坍塌、明顯裂縫、漏水,地毯和牆壁內層已經腐爛,以至於蘑菇和黑黴菌開始野蠻生長,地下停車場角落也出現坍塌,等等」。
據去年的一份獨立建築報告估計,修復費用約為900萬澳元。
其中,僅修復包層就需要720萬澳元,因為它是由可燃材料製成的,一旦發生火災,大樓就有被燒毀的嚴重危險。
維州安全包層機構(CSV)是一個為解決包層問題而成立的政府機構,它同意出資120萬澳元,用於清除危險的包層。對於其他問題,房主必須自己出錢。
烏爾德稱,未來5年,每位房主要支付約7萬澳元,但「包括利息在內,總共要支付約11萬澳元」。
烏爾德的物業費目前約為每年1.1萬澳元。
居民目前拖欠4萬澳元,物業費也在拖欠,因為他們根本負擔不起。一些房主在經濟上已經破產。
對他們而言,維州稅務局的賬單是在已經潰爛的傷口上撒鹽。
在2018年,由於包層對居民構成嚴重的火災風險,維州建築管理局(VBA)不得不發布緊急工程令。
同年,VBA雇傭了一名24小時消防管理員,以便在緊急消防安全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居民可以呆在家裡,而不是無處可去。
他們亦暫時吊銷涉事4S Constructions Pty Ltd建築公司的唯一董事法拉格(Emad Farag)的建築牌照。他試圖在2021年對這一決定提出上訴,但被駁回。
維州稅務局表示,不會對個別案件發表評論。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