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的命脈,沒了?!鐵礦石價格將暴跌至歷史最低,或與中國經濟有關…

2024年07月10日 19:23

01、出口價格或將暴跌

西澳的礦產資源出口佔了整個的一半,尤其是鐵礦石,得益於鐵礦石的貢獻,西澳每年的盈餘都不錯。

毫不誇張地說,鐵礦石是西澳的命脈,和西澳的經濟息息相關。

近期,由於恆大集團的破產,現在的鋼鐵過剩,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擔心,澳大利亞最大出口產品-鐵礦石的價格將在今年聖誕節前暴跌。

恆大地產的倒閉意味著中國正在減少公寓建設,數百萬套新房空置,導致高層鬼城的出現。

中國開發商面臨的債務危機也勢必影響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的需求,這意味著澳大利亞政府的稅收收入將減少。

鐵礦石目前的交易價格為每噸 110 ,但西太平洋銀行高級經濟學家Justin Smirk 警告稱,到聖誕節,鐵礦石價格將暴跌 23% ,至每噸 85 澳元,這是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Justin Smirk 表示,中國現在擁有太多的鋼鐵,這意味著它現在正在出口更多的鋼鐵。

他說,中國鋼鐵出口的創紀錄水平令世界其他地區感到擔憂,並表明中國市場供過於求。

總體而言,由於粗鋼出口強勁、鋼鐵庫存不斷上升,以及由於鋼鐵價格下跌導致投入成本上升,鋼鐵利潤率持續受到擠壓,中國的鋼鐵需求依然疲軟。

「我們認為沒有理由改變我們長期以來的觀點,即供應增加和需求疲軟將導致今年下半年鐵礦石價格走低。」

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上月透露,根據鐵礦石和煉焦煤鍊鋼計算,中國2024年粗鋼產量下降了1%,歐盟和北美的產量也有所下降。

今年1月,中國香港的一家法院下令清算負債纍纍的公寓建築巨頭恆大(Evergrande),導致中國對西澳、鐵礦石的需求減少,而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

澳大利亞政府也對鐵礦石價格持悲觀態度,在5月份的預算中預測,到2025年第三季度,鐵礦石現貨價格將跌至每噸60澳元。

財政部五月份表示,貿易條件的前景高度不確定,反映出大宗商品價格的潛在波動。

「近期中國鋼鐵需求前景的發展以及鐵礦石和冶金煤供應的適度改善推動了鐵礦石和冶金煤價格的大幅調整。」

此前,由於鐵礦石進口量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國鋼鐵產量在 2023 年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雖然財政部長Jim Chalmers 在 2023-24 年實現了 93 億澳元的盈餘,但由於鐵礦石和煤炭價格下跌減少了公司稅收收入,預計 2024-25 年將出現 283 億澳元的赤字。

2023 年,鐵礦石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產品,價值 1360 億澳元,佔澳大利亞出口的 20%。

西生產世界上 98% 的鐵礦石,如果中國的需求變少,很可能會導致西澳經濟受損!

02、鐵礦石價格或跌至新低

目前中國的情況預示著鐵礦石長期需求前景不妙,而且隨著經濟的成熟,鋼鐵密集度也在降低,作為最大需求來源的房地產行業正陷入一場長期的危機。

西澳是鐵礦石主要產地,但位於幾內亞西芒杜擁有世界最大未開發礦石儲量,曾被稱為「Pilbara killer」,目前正在加緊生產準備工作。

每年全球市場銷售的 16 億噸鐵礦石中,西芒杜將提供相當大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礦商目前佔中國鐵礦石產量的一半以上,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Rio Tinto)、必和必拓(BHP)和Fortescue也在成本曲線的低端佔據主導地位。

儘管價格下跌,但這意味著各大巨頭仍能獲得豐厚的利潤,但西芒杜分為北部和南部區塊,成本與目前最便宜的供應相當。

聯邦銀行分析師Vivek Dhar表示,到2020年底,該項目的南部地區的產量可能達到每噸20澳元,北部地區的產量可能達到每噸35澳元。他認為鐵礦石的長期價格僅為每噸68澳元。

此外,還有其他供應問題需要解決,幾內亞項目的開發商包括中國投資者和力拓,該項目是中國到2025年將高品位鐵礦石自給率提高至45%的努力的一部分。

為了從 2023 年的 17% 躍升到這一目標,據報道,幾內亞明年的供應量必須至少增加一倍,這可能會給價格帶來更大的壓力。

西芒杜並不是唯一一家擴大運營規模的大型礦山,Onslow礦產資源項目將於 2025 年 6 月達到每年 35 噸的產能,該項目于 5 月提前向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交付了第一批鐵礦石。

即使西芒杜的礦石沒有上市,一些成本較高的礦山也將被關閉,礦產資源公司表示,以成本為由,將從明年初開始關閉 Yilgarn 項目。

今年中國買家已經得到了充足的供應,儘管海外產量的增加勢頭正在增強,港口庫存已擴大至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

澳新銀行(ANZ)大宗商品策略師Soni Kumari表示,隨著經濟放緩繼續拖累房價,投資者關注的是中國是否會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以重振房地產市場。

但是,即使下周的三中全會確實出台了另一劑刺激措施,它將在多大程度上依賴大宗商品仍有待觀察。

新加坡 Navigate Commodities 董事總經理 Atilla Widnell 表示,目前的情況讓人想起十年前的市場動態,當時中國「可怕的」內需和充足的供應導致價格跌破 40 澳元/噸以下。

「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他說。

如果歷史真的重演,那麼,西澳的經濟或許要被重創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微,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