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大批投資者,瘋狂湧入澳洲市場

2024年07月12日 10:45

前言

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股市的繁榮景象令人矚目。歐洲、等各大股市屢創歷史新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倫敦、紐約、東京和等證券交易所的股價指數與個股價格均持續攀升,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這一盛況不僅彰顯了全球經濟的穩步增長,也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更是資本源源不斷流入股市,形成的自我強化循環。

面對這一全球股市的繁榮景象,投資者們紛紛加大了對股票市場的關注與投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股市的繁榮並非永無止境。

ETF盛行

,股市正吸引著大量投資者的目光,基金經理們也競相湧入,共同推動澳大利亞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場達到歷史新高。

數據,截至2024財年,ASX的ETF市場規模增長了36%,達到了驚人的1990億

若將競爭對手Cboe上市的ETF納入考量,澳大利亞ETF市場的總規模已輕鬆突破2000億澳元大關。

而在今年6月,澳大利亞ETF行業規模再次迎來里程碑,成功突破2000億澳元。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投資產品總經理安德魯·坎皮恩(Andrew Campion)表示,ETF的交易量也在迅猛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0%,這一增長率令人矚目。

要知道,在十年前,ETF所管理的資金規模還不足100億澳元。

投資巨頭先鋒集團(Vanguard)亞太區ETF主管亞當·德桑克蒂斯(Adam DeSanctis)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國際股票ETF的資金流入強勁,第二季度更是加速增長,這充分展現了澳大利亞投資者對抓住美國股市及其他離岸市場強勁增長機遇的渴望。

目前,ETF的種類愈發多樣化,這是去年新上市產品的一個顯著特點,其中就包括VanEck運營的澳交所首個ETF的成功推出。

在過去的一年中,筆者觀察到市場上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活躍ETF,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投資組合選擇。

去年,針對澳大利亞投資者的研究揭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高達150萬的澳大利亞人至少持有一隻ETF。

就加密貨幣ETF而言,儘管比特幣在6月份經歷了超過10%的下跌,但加密貨幣在過去一年的強勁漲勢依然推動其成為今年表現最為突出的基金之一。

截至6月底,Global X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上市的21個比特幣ETF的12個月回報率高達99.2%,隨後的是Global X以太坊ETF,其回報率也達到了81.9%。

此外,另一個備受矚目的ETF領域是人工智慧。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美國科技股因此受益,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特別是Global X的半導體ETF以及其超長納斯達克100對沖基金,兩者的回報率均穩定在約56%的水平。

無獨有偶,根據最新數據,2023年12月,美股ETF成功吸引了近69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數字創下了兩年來的最佳月度紀錄。

其中,全球規模最大的ETF——標普SPDR S&P 500 ETF(SPY),其規模高達4940億美元,獨自吸納了超過42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單月資金流入規模有望刷新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在投資熱潮中,中國投資者對美股ETF的狂熱程度尤為顯著。2024年1月23日,易方達發行的美股50ETF(513850)大幅上漲,漲幅高達10.01%,開盤即封板漲停。

同時,其溢價率也飆升至21.02%,意味著投資者若想購買此ETF,需額外支付20%的溢價。

對於持有者而言,溢價無疑放大了其潛在收益,但對於新入場的投資者來說,過高的溢價也隱含著較高的投資風險,容易導致虧損。

台灣同樣如此,2024年3月發行的元大高股息ETF更是錄得發行第二天銷售額便突破千億台幣的記錄,一周時間ETF成立時,規模更是逼近2000億台幣。

回溯歷史

很多朋友或許已經忘記或者並不了解,在1929年美國的大蕭條來臨前,股市亦是如此狂熱,股價大幅的上漲(單價過高,好比拆股前的英偉達已經1300美元一股),令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

而共同基金(Mutual Fund)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人們狂熱的認購Mutual Fund,試圖趕上本輪股市的上漲,殊不知,在短暫的上漲之後,等待他們的確是一場大蕭條的來臨。

從康波周期的時間線上觀察,我們正處於第五個康波周期的蕭條與回升期之間。

為什麼這麼說,這則要從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說起。

上圖的黃色線為美國的勞動生產率的周期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在上個周期中,也就是1980年美國的勞動生產率觸底,正對應著汽車與計算機這個周期的衰退,同時伴隨著是物價的通貨膨脹。

其實究竟是美聯儲的升息打擊了通脹,而帶來了這40年的繁榮?還是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消滅了通脹,而帶來了這40年的繁榮呢?

我們看到在人工智慧,半導體周期的帶動下,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已經出現了觸底反彈的跡象。目前幾乎可以確認,人工智慧大概率將是歷史中第六輪的康波周期。

結語

在深入探討股票市場時,ETF的蓬勃發展以及大量場外資金的迅猛流入,無疑成為了市場泡沫化的顯著表徵。

然而,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高波動周期中,肥尾效應如影隨形,預示著這場泡沫仍將延續。至於其何時達到頂峰並走向衰退,這仍是一個未知數。

但正如俗話所說,船小好掉頭。投資者們不妨在享受當前市場繁榮的同時,也需時刻準備著在泡沫破滅之際,迅速調整策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變化。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