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突然暴跌

2024年07月26日 10:26

前言

之前的文章我們提及,在大選之前,美元並不具備大幅貶值的基礎。

如今,我們再次審視這幅兌美元的最新走勢圖,不難發現其中的每一次重要轉折時間點都幾近吻合。

這再次印證了市場運行的周期性規律,萬物皆在其列,難以逃脫。

儘管外匯大宗市場常被視作難以捉摸,但筆者認為,與股票市場相比,大宗商品及外匯市場的參与者往往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這使得這些市場在某些方面,實際上更為易於分析和判斷。

衰退交易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近期美元指數的走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近期美元指數也在下行。

美元指數由一攬子相關貨幣組成,由美元對 6 個主要國際貨幣(歐元佔比 57.6% 、日圓 13.6% 、英鎊 11.9% 、加幣 9.1% 、瑞典克朗 4.2% 、瑞士法郎 3.6%)的匯價,進行加權幾何平均計算而來,反映全球資金流出、流入美國(美元)的趨勢。

這一波澳幣兌美元的走勢顯得尤為疲軟,明顯反映出澳幣主動走弱的態勢。在筆者看來,當前市場似乎正在對預期的衰退進行交易定價。

每一個市場都與其他市場緊密相連,形成錯綜複雜的互動網路。在金融市場中,那種簡單的「因為A所以B」的簡單邏輯從不存在,而是充斥著無數的變數和影響因素,彼此交織、相互影響。

銅博士:銅在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及國防工業等眾多領域均享有廣泛的應用。其需求往往直接映射出經濟活動的廣泛波動,成為衡量實體經濟起伏的重要指標之一。

正因如此,銅價對於市場變化反應靈敏,任何實體經濟的微小波動都可能導致其價格波動。因此,銅備受投資者青睞,被譽為銅博士,象徵著其在經濟領域中的核心地位。

一輪行情的末端經常會出現軋空行情,正如幾個月前寫的銅的逼空行情。而隨後銅價便開啟了一路南下行情。作為最重要的工業金屬,銅價大幅下行反應出實體經濟整體需求的疲軟。

油,作為關鍵的能源供應,當前似乎已觸及本輪的價格高峰,筆者預計,直至第四季度結束前,油價整體將呈現下行態勢。

經濟活動的繁榮通常伴隨著能源消耗的顯著增長,相應地,油價也應有整體上升的趨勢。然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卻觀察到油價的下行趨勢。

上圖中的橘色線代表西德州原油的原有趨勢,而藍色線則描繪了布倫特原油的原有動態。筆者所製作的K線圖,通過獨特指標展現,其走勢與油價呈現出顯著的完全負相關態勢。除了對周期的判斷外,這也是筆者為何認為未來數月油價將呈現下行趨勢的主要原因。

當然還有其他商品的走勢,我們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回歸到澳元,作為商品貨幣的澳幣,強弱必然收到商品價格的影響。

在『澳元,命運已定!』一文中,我們提及的這次補庫存周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為疲軟的一次。

觀察整個西方市場的各項數據,不難發現實體經濟已經顯現出明顯的萎靡態勢,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金融市場卻依舊在不斷攀升,屢創新高。

降息已迫在眉睫,然而貨幣緊縮的舉措亦刻不容緩。實體經濟正遭遇顯著下滑,然而大幅降息以刺激經濟的策略卻需謹慎,因金融市場泡沫已逐漸累積。

同樣,大幅縮表亦不可操之過急,以防金融市場陷入流動性危機。

政策的搖擺不定已對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給市場參与者們帶來了嚴重的困擾與不確定性。儘管存在補庫的需求,但在當前形勢下,市場參与者們仍顯得猶豫不決。

這也是為何筆者判斷2024年澳幣兌美元一直在底部盤整的依據。

新一輪朱格拉周期開啟

在展望2025年,筆者預計澳幣將開啟穩步上漲的態勢,儘管增速可能較為平緩,但整體趨勢將保持相對穩定。

與此同時,若美國實施降息政策,的財政政策也將逐步加強,形成大財政小貨幣的經濟格局。

回顧今年3月的文章分析,筆者曾提及2024年底的美國大選,其中Donald Trump有大概率再度當選。

基於此預測,2025年美元可能會面臨走弱的風險,這無疑將為澳幣兌美元的匯率走勢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增強澳幣的強勢地位。

在2025年,若美元遭遇疲軟態勢,加之朱格拉周期的啟動,這些因素共同為澳幣的上行趨勢提供了積極支撐。

然而,與此同時,庫存周期的下行趨勢亦不容忽視。儘管澳幣難以出現大幅攀升的態勢,但預計其將保持相對穩定的、緩慢上升的走勢。

本輪朱格拉周期中,大概率將彌補上個周期中商品原材料投資不足的問題,相信的經濟也將從中獲益。的企穩走強,將是澳幣走強的最底層支持。

結語

筆者判斷,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的這段時間里,澳幣或將觸及未來數年的低點。

對於這一觀點,您是否表示贊同?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