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澳醫院都缺貨!靜脈滴注袋釀嚴重醫療危機
澳洲衛生部長巴特勒(Mark Butler)與各州及頂尖醫生共同啟動緊急應變措施,協助全澳度過全球靜脈滴注袋供應緊張的難關。由於供應短缺,因為醫生被迫實施嚴格的配給制度,只給危重患者靜脈輸液、推遲催產手術,並改以其他注射方式給葯。
全球靜脈滴注袋短缺據信是美國軍方因擔心以色列、伊朗及其代理人、恐怖組織真主黨(Hezbollah)和哈馬斯(Hamas)之間的衝突升級而囤貨所致,聯邦工黨已召集由維州領導的應變小組(Response Group)。
隨著靜脈注射液的供應陷入危機,全澳各地醫院的靜脈注射袋庫存在本周幾乎完全耗盡,外科醫師被迫取消手術。有些婦產科只剩一袋救命的醫療用品,醫生們不得不搶著從救護車上取回用了一半的點滴袋,並推遲晚產胎兒的催產手術。
急診病房、麻醉科、搶救科室、產科服務和心臟手術是受影響最嚴重的環節,醫院紛紛發出緊急安全警示,並警告病患將面臨嚴重風險,但醫院管理者或監管單元房卻無法說明何時才能恢復供應。
靜脈輸液是醫療照護許多方面的基本用品,在處理失血和嚴重傷口、照護產婦和早產嬰兒,以及搶救遭遇意外事故、心臟病發作、罹患嚴重腸胃炎和處於重症照護中的患者時都非常重要。
新州衛生廳向醫生和護士發出緊急更新訊息,表示「靜脈輸液的供應仍然中斷,沒有明確的供應正常化時間表。這對我們…安全提供高品病患照護的能力構成重大風險」
在新州,臨床卓越委員會(Clinical Excellence Commission)正根據其災害規定(Disaster Framework)處理這場危機。
目前所有醫院的醫生都被要求對靜脈輸液實施配給制,「適當使用最小容量的靜脈輸液」,限制日間手術中的靜脈輸液用量,盡量減少手術病患的禁食,以減少補充液體的需求,以其他方法給葯,並在供應危機加深時減少血管裝置的使用。
坎培拉衛生廳發布了一項節約靜脈輸液的策略,包括「每掛一袋新的液袋都需要明確的理由」,在臨床適當的情況下「避免在手術中使用一袋以上的液袋」,以及在手術前使用「啜飲液體直至送出」的策略。
妊娠達到42周仍未「發動」的產婦,新生兒死亡的風險會在42周后增加,然而產科醫師卻被迫推遲催產,只能先對子宮內的胎兒進行各方面監測。倘若產婦大出血,產科將難以應對,因為有些科室的靜脈滴注袋幾乎已用罄。
一家大型都會醫院在上周四晚上只剩一袋靜脈注射液和八袋緊急存貨。
全球短缺已導致澳洲使用的小型海外供應商優先在當地備貨。澳洲本地唯一且最大的製造商Baxter正努力趕上急劇增加的需求,而入院接受擇期手術的人數大幅增加,更讓問題雪上加霜。
5%葡萄糖輸液袋、Hartmann溶液袋、0.9%氯化鈉輸液袋和注射用水袋是受影響的主要產品。
靜脈注射液是在高度專業的製造條件下,使用經過凈化的無菌水及無菌電解質成分製成的。這些液體對於支持脫水病患的腎臟功能、維持敗血病患的血壓以及控制失血量非常重要。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