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瑞士出生、潮州背景、會說中文的華人,卻在墨爾本街頭流浪多年

2024年09月01日 15:10

尊重,而非憐憫

今年8月,畢業於莫納什大學的博主「小五尋訪」發布了一則視頻,

他關注澳洲的故事,但這次他的主角有些特殊,是一位在街頭流浪多年的華人。

君尼, 38歲。

瑞士出生、潮州背景、越南華人、上世紀隨父母移居澳洲、大學畢業、熱愛騎行與足球,也許沒人會將這些關鍵詞和「流浪漢」聯想在一起,但這卻是君尼真實的人生軌跡。

8歲隨家人從瑞士,君尼在這裏一路順利地讀完小學,中學,不幸的是。。。

大學畢業后,君尼被診斷為「抑鬱症」,被醫生建議「不適合繼續工作」,在結束了為期幾個月的第一份工作后,君尼選擇了辭職。

失去收入來源的他,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流浪生活。

墨爾本的火車,成了他的一個「家」。

火車的噪音很大,經常有人上車下車。

君尼說,睡在火車上「不是個好辦法」,但是他「沒辦法」。

從凌晨12點到4點,停止運行,君尼表示這段時間很「危險」!

「因為要動腦筋(找新地方),要趕快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

他笑稱自己有自己的「老鼠洞」,並感嘆到「在墨爾本很幸運」。因為墨爾本有很多公園,草地 (可供流浪者休息)。

只是無論夏季還是冬天的夜晚,這裏都很冷,很冷。

「快要受不了了」,君尼表示,他已經習慣這種氣溫,但是很多人無法忍受,有些時候快要冷到「沒命了」。

他講了一件往事:有一次在麥當勞,天氣太冷了。就算是在室內,他也受不了。他只好偷偷跑進廁所,不停點燃打火機來取暖。

糟糕的是,打火機的煙霧引發了煙霧報警器報警。

很快,警察趕到了,所幸的是沒有造成任何人身和財產損失,警察同情地說到:「如果你受不了你可以在室外這樣做。」

君尼卻非常理智地說:「但其實在澳洲,最好還是不要這樣,最好還是不要亂來。」

平常的日子,君尼會去OP shop (澳洲慈善二手商店),並且每天都會去領免費的麵包,有地方還會給水果蔬菜,這是他主要的食物來源。

他表示,這些要自己主動。有些乞丐比較懶惰不願意去,或者有些人不知道,因此領不到。

而自己,至少要對自己的這條生命負責。

流浪十幾年,君尼對自己的生活依舊保持積極和樂觀的態度:「我今天在這裏跟你(採訪者)見面算是個奇迹吧」。他感嘆到,因為抑鬱症,一般人像他這樣會產生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傾向,或者有吸毒的問題。

君尼還開玩笑說,周杰倫來澳洲開演唱會,他有一首歌叫做「黑色毛衣」,他身上穿的就是「黑色毛衣」,這是別人送給他的。

他會感恩別人的付出,盡量不給家人社會添麻煩,更不會以自己的窘境為借口去傷害他人。

完全出乎人們對 「流浪漢」的想象,君尼保持乾淨清潔,認為沒有刮鬍子和修剪頭髮都算是邋遢。

在吃飯前,他甚至會虔誠地禱告。

為什麼有著正常的家庭,卻獨自流浪?

君尼說,自己不會去找家人幫忙,因為自己到了這個年齡,應該要幫家人才對。

雖然他和家人的關係是良性的,彼此可以溝通。但他認為父母已經快到退休的年紀,應該有平靜的生活,不應該再為自己的事情操心和煩憂。

君尼說,父親看到他現在的樣子不是特別開心。但父母已經放棄讓他「回到正軌」,曾經幾十年前他們還有希望,希望他「做個好人」。

如何定義「好人」?

一個有正當學歷的人,一個有穩定工作和收入的人,一個照顧家庭的人,就是 「好人」的標準嗎?

「我不是特別喜歡流浪的」,「我也不是一個流氓的人」。他說:「我不會去傷害別人」。

儘管常常身處窘境,君尼從不隨意接受別人毫無緣由的施捨。

鏡頭中採訪者想幫君尼買一杯水,卻被他立刻駁回。

「不要小看這一枚硬幣,有時候你投資一塊錢,會產生怎樣神奇的效果?」

現在的生活君尼稱,現在自己的主要生活來源是政府的補助,每兩周能夠領到700澳幣。

對於這份錢,他說:「可以活著,但是不可以給你一個好的生活(質量)」, 也不能讓你無負擔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現在澳洲的物價很高,他說自己像「動物」一樣活著,可以節約一些費用。

他把錢花在自己的運動愛好上,他喜歡騎自行車,曾經買過很多自行車,但都被別人偷了。

君尼還喜歡踢足球,足球帶給了他最大的快樂。

他每周都會參加一家社區室內足球隊,球隊的教練俄羅斯人尼諾也總是給他很多的關照,貼心地送他適合他尺碼的球鞋。

視頻最後傳達的觀點也引人深思:生活著上百萬華人。他們遠渡重洋,來到這裏求學,工作,生活。然而,大家的生活方式可能截然不同。我們能否尊重,接納和包容不同?

完整視頻如下:「人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很多元的,我們總是習慣用一些特定的價值取向,來定義或者評價一些我們只看到了表象的人的人生,然後生出一些毫無由來的優越感或者挫敗感,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我們在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時,也應該學會尊重他人的命運和選擇。」

大家看了視頻,普遍對他的印象是「眼神澄澈」, 「有純凈的靈魂」, 「善良」 ,「很有禮貌很有教養」,「言談舉止落落大方」。

還有人誇他:「不麻煩父母和社會,不傷害別人」。「他是個好人,保持良知,不喜歡被人施捨。」

有人同情他想給他提供工作;有人建議他去更溫暖的昆州生活;有人建議他去申請政府的救濟金和,甚至是NDIS國家殘疾人保障計劃。

視頻下大部分人都表示,要用尊重的眼光看待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

網友們紛紛祝他「生活順利」。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