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了!在西澳看病這麼慢,竟然是因為這個?

2024年09月21日 12:30

公立醫院看病久,被長期詬病。

沒想到,近日爆出來的一大新原因是——醫療檢測太慢了!

於是,等待檢查結果的患者就堆在了醫院里。這樣一來,床位怎能不緊缺?

近期,候選人Sophie McNeill就經歷了一次折騰的檢查。看病路之艱辛,把負責照料McNeill的護士都急哭了……

1、折騰的核磁共振檢查

McNeill頭暈、頭痛了五周,去看社區醫生一時查不出病因。

於是,社區醫生在上周五下午兩點把McNeill送到了Fiona Stanley Hospital,讓McNeill做核磁共振檢查。此時,McNeill沒想到自己折騰了一周,檢查報告都沒出。

在急診室等待近7個小時后,McNeill終於被接診。醫護人員給McNeill做了簡單的檢查,仔細照顧著McNeill。

醫生認為McNeill需要做核磁共振檢查,且檢查結果出來前不能出院。於是,McNeill被安置在了臨時急救室——一個有12張床的大房間,只有簡單的帘子隔斷。

McNeill感覺自己彷彿睡在動物園裡:這裏不會關燈,還有各種醫療器械的聲音,慌忙而嘈雜。相比失眠的煩惱,她更擔憂超負荷運轉的醫護人員。

很多醫護人員看起來已經很長時間沒休息了,在多張病床間輾轉,即使輪班到點了也無法準時脫身:事情實在太多了,根本處理不過來。

「西澳有那麼多財富,我們的醫療英雄不應該被迫在這樣的壓力下工作。」McNeill感慨道。

原預計周一就能做核磁共振,但周一下午兩點,也就是McNeill住院第4天,護士告訴McNeill還得再等等,明天才能排到。

護士說著就哭了起來,一邊給McNeill道歉一邊訴說自己的無能為力。「我們一半護士都有焦慮和抑鬱。工作量太大了,我很多同事無法忍受都辭職了。」

還有一位醫生表示,Fiona Stanley Hospital建得早,當時的人口還沒有大幅增加。現在人口激增了,但醫院的設備和人手幾乎沒有變化。

周一傍晚,一名醫護人員幫McNeill找到了一家在Rockingham可以做核磁共振的私營診所,於是McNeill讓丈夫周二來接自己去做檢查,做完后回到Fiona Stanley Hospital繼續住院。

等待檢查結果又是一段時間。現在,McNeill不知道自己還有多久才能就診。

「必須緊急改善我們的公立醫院,解決護患比問題,改善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條件。」McNeill說道,「目前,西澳的醫療衛生系統瀕臨崩潰,患者、護士和醫生都感到痛苦。」

「需要增加大量全科醫生和緊急護理診所來減輕醫院的壓力,並及時給醫護人員支付他們應得的報酬。」

2、超負荷運轉的醫療系統

西澳衛生服務聯合會秘書長Naomi McCrae表示,整個珀斯的醫學成像技術人員、超聲師及其支持團隊都在超負荷運載。

「西澳公立醫院所有的醫療成像科一直在滿負荷運行。病人總是比工作人員和設備多,意味著病人必須等待,而長時間的等待往往會加重惡化甚至死亡的風險。」

「雖然沒有關於公立醫院醫護人員配置水平、空缺率、流動率和保留率的準確數據,但顯然需要投資來增加更多人手。現在,我們的公共衛生系統每天都水深火熱。」

「大家都清楚並承認,需要注重預防和社區衛生措施,以及合理規劃勞動力,以打造更可持續、更具效益的衛生系統。」

McCrae還透露,檢查環節的延誤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拉低了醫院的運轉效率:由於檢查結果遲遲不出,病人只好在醫院等著,結果讓本就緊缺的床位更加緊張,還加重了醫護人員的護理壓力。

醫院向政府請求撥款,以增加檢測機器,但流轉周期仍很慢。Sir Charles Gairder Hospital還在等待2023年國家預算資助的第三台CT掃描儀交付。

今年4越,醫學會發布的報告顯示,西澳60%的急診患者在四小時內就診,但西澳的「緊急三類」分診患者就診情況最差,只有32%患者及時就診。

昨天,西澳州長庫克表示,儘管救護車的數量有所改善,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所有醫院系統都面臨壓力,我們的衛生系統正在經歷一個艱難的時期。」

南方大都市衛生服務部發言人表示,Fiona Stanley Hospital是澳大利亞最繁忙的公立醫院之一,對專科治療和醫療檢測的需求很高。

「我們積極管理日常和長期的運營流程,以幫助提高容量、患者流量和住院床位可用性,同時確保安全、高質量的護理。」

「總的來說,2023-24年FSH接受治療的住院患者數增加了7%,但等待時間中位數與前一年相比下降了17%。」

3、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接種率堪憂

醫護人員緊缺讓醫院忙不過來,也讓基礎護理和預防出現了漏洞。疫苗接種【相關閱讀:專家爆驚人內幕:接種疫苗,你有更大的可能會死於病毒】率不過關,導致傳染病發病率上升,醫院就診人數增加,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

根據澳大利亞免疫登記局數據,截至2024年6月,西澳的兒童疫苗接種率全澳倒數,有些地區五歲兒童接種的比例甚至遠低於群體免疫所需的水平。

據悉,只有足夠多的人接種疫苗【相關閱讀:專家爆驚人內幕:接種疫苗,你有更大的可能會死於病毒】才會阻止疾病傳播,並保護那些無法接種疫苗的人,這就是「群體免疫」。澳大利亞實現「群體免疫」的理想疫苗接種率為95%。

西澳五歲兒童的完全免疫率全澳倒數第二,為91.6%,低於2020年94.1%,但仍遠高於2005年的72.5%。最低的是北領地,91.4%。

首都領地的兒童完全免疫率最高,為95.4%,其次是塔州,94.3%;維州,93.4%;,93.2%。

在西澳的大都市地區,Mundaring的兒童接種率最低,為89%。其次是South Perth,90.8%;Fremantle,92.1%。

西澳大都市地區接種率最高的是Kwinana,為95%。其次是Swan,94.3%;Armadale,94.1%。

全西澳接種率最低的地方是西南部的Manjimup,2024年只有83%的五歲兒童接種了疫苗。

全澳五歲兒童免疫接種覆蓋率最低的是昆州的Noosa Hinterland,僅有74.7%。

這樣看來,西澳的疫苗接種率表現並不好。

但澳大利亞皇家全科醫生學院西澳主席Ramya Raman表示,西澳的疫苗接種情況整體還不錯,高危人群的接種率全澳最高。

針對Mundaring地區接種率低的情況,作為全科醫生的Raman認為,是疫情期間大家打太多疫苗了,已經不太想繼續打了。

「我和患者溝通要求他們打疫苗,很多人都猶豫不決,反覆不定,多次問我真的需要打嗎,或者能不能晚點再打。」

「所以,我們還是需要繼續教育患者接種疫苗的必要性,普及疫苗的防範作用。」

為了紀念國際免疫擴大計劃50周年,副教授Andrew Shattock還領導了一項新研究,發表在了著名醫學雜誌The Lancet上。

結果表明,1974年以來,接種疫苗讓全球1.54億人免於死亡,尤其是五歲以下兒童。因此,Shattock表示,疫苗是過去50年來嬰兒最大的救命星。

「即使到了2024年,接種疫苗也可以讓10歲以下兒童多存活一年的可能性增加40%。即使成年晚期接種,也可以明顯提高存活率。」

「我們還發現,在50年期間,麻疹疫苗接種占疫苗接種總效益的60%,這是生命的最大救星。」

現在,西澳的衛生系統如一艘瘡孔頗多的大船,需要填補的地方太多,卻仍在負重行進。不逐步填補這些漏洞,沒有人知道會何時崩潰。

本應是高效運轉,充滿希望的地方,如今卻充斥著等待的焦灼與恐懼。大選將近,但願兩黨儘快在衛生系統政策上開始捲起來……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小黃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