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來了澳洲!」華人女性自陳在澳飽受種族攻擊
單惠(音譯,Hui Shan)每天都撐著傘去上班,但既不是為了遮陽,也不是為了擋雨。這位38歲的華人女性撐傘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攻擊和辱罵。
單惠出生在中國上海附近的一個小鎮。2019年,她與丈夫搬到澳洲。每天,她都要從位於Sandy Bay的家前往霍巴特北郊的辦公室,路程約10公里。這是一段讓她感覺漫長而恐懼的上班路。
「今年三月,有兩個青少年,其中一個騎著滑板車,經過我的辦公大樓,」她說,「我走了兩步,正要進去,其中一個就對我大喊『中國佬』,然後…用罐子砸我。」
對單惠來說,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她說她經常被青少年攔下,向她要錢,然後在她回應時嘲笑她的英語。
單說:「5月22日星期三,我還記得那一天,我上班有點遲了,所以我走得很快,到了大樓。在路上,我看到有10個青少年走在我前面,於是我試著放慢腳步,因為不想引起他們注意。但有個女孩回頭看到我,然後開始對我大喊大叫。她對我說『中國佬』。我告訴她『沒有這個詞,如果你想侮辱我,起碼先學學中文什麼的』。但她一直嘲笑我,譏諷我的發音,其他人也跟著嘲笑我。」
她說的最後一個詞是「賤人」。
單惠說,警方告訴她,他們已對這兩名青少年提出口頭警告,並威脅要聯絡他們的父母。「但之後警方什麼都沒做。他們甚至沒有問我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她說,「法律真的很寬鬆,你們得制定更嚴厲的措施和法律來對付青少年犯罪。整治仇恨犯罪花不了多少錢。」
塔州警方表示,儘管種族仇恨犯罪的舉報並沒有增加,但青少年犯罪卻有所上升。代理督察克魯格(Jason Klug)表示,這大多僅限於一小部分累犯。
他說,青年犯罪干預小組(Youth Crime Intervention Units)正在與年輕犯罪者接觸,並有一名督察專門負責與塔州多元文化委員會(Multicultural Council of Tasmania)等社區團體接觸。
儘管單惠的工作地點就在就在一個大型購物中心隔壁,但她卻不敢離開辦公室去外面吃午餐。
她鼓勵其他人在看到種族辱罵事件時挺身而出——如果他們覺得這樣做安全的話。「如果他們覺得不安全,就應該報警,」她說,「在我的經歷中,當天只有一位計程車司機目睹事情經過,我猜他也是一位新移民。他沒有為我挺身而出。我不怪他,因為他也很容易受到青少年的攻擊。」
警方表示,反社會行為的目擊者和受害者應儘快遠離該地區並報警。
單惠說,日復一日的恐懼已經影響到她的心理健康。她說:「我來這裏學英文,試著融入社會,但那些對我大吼大叫,要我回中國的人,讓我有時候甚至都後悔學了英文。也許如果當初我去另一個國家,我可以過得更好。」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1688澳洲新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