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艙門」 風暴:總理阿爾巴尼斯深陷利益泥沼?

2024年10月27日 11:43

的政治與航空領域,原本看似平靜的局面已被徹底打破,一場驚濤駭浪正朝著澳大利亞安東尼?洶湧襲來。

近期,阿爾巴尼斯因免費澳航升艙事件,遭受各方強烈抨擊。這一事件宛如一顆投入輿論場的重磅炸彈,瞬間將他推至風口浪尖,使其承受著巨大壓力。

前《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專欄作家喬?阿斯頓所著新書《主席休息室》,成為了此次風波的導火索。書中披露,阿爾巴尼斯多次直接向當時的澳航首席執行官艾倫?喬伊斯提出要求,並因此獲得數十次免費升艙待遇。這些升艙不僅用於他的個人出行,還包括其家人的旅行。據不完全統計,免費的經濟艙升艙至少有 22 次,價值高達數萬,這一驚人數字令人咋舌。

書中細節顯示,澳航內部人士向阿斯頓透露,阿爾巴尼斯和喬伊斯之間就個人旅行安排,尤其是升艙事宜的直接溝通極為頻繁。當《美好周末》雜誌將這些內幕曝光后,迅速在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人們震驚之餘,更迫切地想要探尋事件背後的真相。

聯盟航空發言人布里奇特?麥肯齊言辭犀利地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她指出,這些被披露內容如惡性毒瘤,嚴重侵蝕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她指責阿爾巴尼斯將澳航私利置於澳大利亞人民利益之上,強調這是首相必須直面且不能含糊的關鍵問題。

此事件的影響如多米諾骨牌般蔓延,使聯邦拒絕卡達航空公司增加每周 21 個飛往澳大利亞航班的決策備受質疑。這一決策原本就爭議不斷,如今在阿爾巴尼斯免費升艙事件背景下,更顯可疑,民眾不禁懷疑其中是否存在不當利益糾葛,是否違背國家利益。

阿爾巴尼斯雖按議員規則在議會成員利益登記冊申報了升艙情況,但獲取升艙的詳細過程和背後複雜細節仍未公開。值得注意的是,在其擔任交通部長、反對黨交通發言人、反對黨領袖期間,他都曾享受此類升艙待遇,這在公眾心中留下了巨大問號。

澳航升艙體系有既定規則,一般情況下,其他高管可在值機完成後,根據商務艙或頭等艙空余座位情況,為符合條件乘客進行 「可用空間」 升艙。但阿爾巴尼斯所獲升艙是特殊的、有保證的升艙,只有喬伊斯有權批准,這一信息加深了公眾對其中貓膩的猜測。

當被問及阿爾巴尼斯與澳航關係及經濟利益申報問題時,總理辦公室保持沉默,拒絕回應。正在薩摩亞參加英聯邦會議的阿爾巴尼斯,在回答國際事務問題后,面對澳航升艙追問,匆匆結束新聞發布會。喬伊斯同樣拒絕置評。

麥肯齊認為此事件嚴重程度和規模值得深入審查,阿爾巴尼斯面臨深刻棘手問題,這是他展現打造透明負責議會環境決心的關鍵時刻。議員加思?漢密爾頓也憤懣地表示,普通澳大利亞父母為支付賬單苦苦掙扎,而總理卻因免費升艙陷入爭議,對比鮮明,阿爾巴尼斯不適合擔任總理。

此外,書中還透露更多驚人信息。2009 年 7 月阿爾巴尼斯任交通部長時,獲澳航 – 洛杉磯往返航班商務艙升級服務;2010 年 4 月,他和兒子在阿聯酋航空悉尼 – 羅馬往返航班獲機票升級;2011 年 7 月,他接受阿聯酋航空非正式往返歐洲的升級。2012 年他前往夏威夷期間,在澳大利亞境內乘坐私人飛機多達 10 次;2013 年乘坐私人飛機往返悉尼、倫敦和羅馬;2016 年往返悉尼和倫敦;2019 年飛往檀香山。

公共誠信中心主席 Anthony Whealy KC 指出,政府和企業領導人關係過密是澳大利亞民主制度的嚴重漏洞,這種雙向問題,即資金推動與權力謀私,是危險信號,代表民主制度重大失敗,需儘快解決。該中心高級顧問傑弗里?沃森直言,阿爾巴尼斯和喬伊斯的關係惡劣程度超普通醜聞,某些情況下可解讀為腐敗,嚴重破壞公平公正社會原則。

除升艙問題外,議員自動獲得澳航主席休息室會員資格也是爭議焦點。2023 年,阿斯頓披露阿爾巴尼斯兒子內森獲此會員資格。主席休息室被喬伊斯稱為該國最獨特俱樂部,會員資格由澳航決定,授予聯邦政客等有影響力人士。澳大利亞主要國內機場都有帶隱蔽門的休息室,提供優質餐桌服務、豐富菜單和自助餐,會員有空余座位可自動升商務艙。書中提到,阿斯頓要求阿爾巴尼斯辦公室就其兒子會員資格評論后,總理很快致電《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主編,辯稱政客家人不應進入。

在工黨 「原住民聲音」 議會競選活動中,澳航支持公投,喬伊斯承諾讓烏魯魯對話團隊飛往各地傳播信息,公司三架飛機印有 Yes23 標誌。喬伊斯擔任澳航首席執行官 15 年,于去年 9 月突然辭職。此前數周,澳航在機票高價時期創紀錄盈利,卻因被指為取消航班做廣告和售票飽受詬病,且喬伊斯獲 1000 萬澳元獎金,引發公眾譴責。

2023 年 7 月,交通部長凱瑟琳?金證實政府不考慮卡達航空增加航班申請。在阿爾巴尼斯等政客從澳航獲好處背景下,這一決定引發公眾密切關注和質疑。卡達航空 2022 年申請增加 21 個從多哈飛往悉尼、的航班,預計可帶來 10 億澳元旅遊和消費收益,促進航空業競爭和健康發展,但澳航反對,因其會加劇國際航線競爭。

交通部長金稱拒絕原因之一是疫情期間卡達航空在多哈機場對澳大利亞女性強制侵入性檢查,但這與此前說法矛盾,此前金表示機場事件不是主要拒絕原因。

面對質疑,兩位工黨部長回應,一位認為申報升艙就沒問題,另一位強調阿爾巴尼斯真誠,不應被認為是打擊大企業。一位工黨後座議員則表示,喬伊斯領導下的澳航事件是教訓,告誡政客不要與大企業領導人走太近,這種行為很糟糕,今後政治活動需謹慎,防止類似事件重演。此次事件在澳大利亞社會引起軒然大波,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自行轉載自1688澳洲新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