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這些私校危險了!百年名校也撐不住…
就在最近,澳媒曝光了一份令人震驚的數據:
墨爾本三分之一的私立女校
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其中一所百年私校即將關閉…
此前就有澳媒預測:到2035年,單性別學校可能會徹底消失了…
墨爾本這些女校危險了!
百年名校也撐不住…
根據18所私立女校向澳大利亞慈善和非營利組織委員會提交的財務報告的分析顯示,自2020年以來,墨爾本有6所私立女校一度陷入虧損!
在這些女校中,Lowther Hall、Sacre Coeur、Loreto Mandeville Hall Toorak以及Shelford Girls』 Grammar四所學校已連續多年出現赤字。
位於Toorak的Loreto Mandeville Hall為慶祝其百年校慶,其赤字從2022年的874,359澳元增加到2023年的159萬澳元。
位於Caulfield的擁有著126年歷史的女子學校Shelford,於2022年報告赤字577,459澳元,前一年這一數字為105萬澳元。
這所表現優異的女校將在12月關閉,
校園將由Caulfield Grammar(男女混校)接管。
另外兩所學校——Ivanhoe Girls』 Grammar和Mentone Girls』 Grammar,分別在2021年和2022年報告了赤字。
其中,Ivanhoe Girls』 Grammar在其2022年的財務報告中指出,疫情嚴重影響了學校的運營。
受疫情影響,當時學校的課外活動,就比如遊覽、露營以及家長和社區的社交活動——這些活動通常是學校的重要籌款機會,都被取消了。
再加上食堂收入減少,二手校服銷售轉向校外,進一步影響了學校的收入。
位於墨爾本海濱的Mentone Girls』 Grammar在2022年報告了218萬澳元的赤字,而前一年則有115萬澳元的盈餘。
只不過,雖然這些學校處於虧損狀態,但它們也擁有相當可觀的資產,
比如:2023年,Loreto Mandeville Hall的總資產超過9500萬澳元,Lowther Hall超過5500萬澳元,其他學校的資產記錄則是在1800萬~5000萬澳元之間。
雪上加上的是,在今年7月,一項新的學校工資稅出台,大約60所維州高收費私校(學費在15,000澳元或以上)不得不支付4.86%的工資稅。
根據Independent Schools Victoria數據顯示,目前有16所私立女校需繳納工資稅,而私立男校有5所。
位於墨爾本北區Essendon的教會學校Lowther Hall Anglican Grammar School建校至今已有104年,儘管入學人數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水平,但該校在2018年至2023年間報告了4次虧損。
在2023年,儘管學校有838名學生入學,12年級學費超過31,000澳元,但是學校的資金被限制在修復操場的積水、更換電纜、IT設備等項目上,赤字達到了737,036澳元。
Lowther Hall校長 Elisabeth Rhodes表示,疫情讓學校遭受了十數萬澳元的損失,並在本財政年度還將面臨130萬澳元的工資稅賬單。這導致學校的一些翻新項目、體育館建設和學校禮堂的升級都被擱置。
Rhodes表示,學校別無選擇,只能將費用轉嫁給家長。
自2020年以來,該校12年級學生的學費已經上漲1萬澳元,達到了38,900澳元。
位於Glen Iris的天主教女子學校Sacre Coeur,該校自2014年以來,入學人數銳減,當年有730名學校,去年只有680名學生入學,去年學校赤字為103萬澳元。
位於Glen Iris的Korowa Anglican Girls’ School盈餘自2020年的1015萬澳元,降至去年的45萬澳元。
該校校長Frances Booth表示,工資稅是學校將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學費也將上漲。
明年該校12年級學生的學費將漲至42,970澳元,今年為40,350澳元。
澳大利亞女子學校聯盟地區執行官Loren Bridge表示,女校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
根據該機構2023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墨爾本的私立女校入學人數平均每年增長大約2.6%。
Bridge說,「未來女校需求仍然強勁,女孩們在學校中可以更好地發揮她們的領導能力,增強獨立性和自信心,這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是極其重要的。」
澳媒預測:
到2035年,單性別學校或將徹底消失…
據數據顯示,在過去50年裡,在澳大利亞成立的500多所私立中學中,只有2%是單性別學校。
而另外48所男女同校的學校,也都是由原來的單性別學校發展起來的…
按照這個趨勢,單性別學校轉向男女混校的趨勢,真的幾乎勢不可擋!不過對此,家長和學生卻意見各不相同。
有的人支持男女混校,認為這樣有助於學生在正常的環境學習,更適應未來的多元文化社會:
有的人則比較支持單性別學校,認為單性別學校會為學生量身製作教育方式,更有助於孩子們各方面的發展:
就在大家爭論不休,到底單性別學校好,還是男女混校好的時候,從小在私立男校Cranbrook接受教育的澳洲父親Evan Hughes,結合自身經歷,發表的看法
支持自己的母校,
從一個男校變成男女混校!
據Evan表示:作為2個學齡兒子,在Cranbrook等候名單上的父親,我完全支持將學校變成男女混校。
我崇拜Cranbrook,這所學校培養了我,並引導了我,讓我從一個鬱悶,超重,仇恨離異父母的孩子,變成了一個享有盛譽的學校領袖,學者,辯手和戲劇家。
但說實話,直到畢業幾年後,我才意識到我在大學里就像一頭愚蠢的豬,我對一些出錯的地方提出了質疑。
因為從我19歲就開始酗酒,沉迷於純男性飲酒社團的儀式,以及專屬的單性別大學皮特俱樂部。
它是一個專為貴族子弟和其他像我這樣,自命清高的跟班開設的會員俱樂部。(現在已經開始接納女性會員)。
然而,那些隨性的黃色玩笑,以及社交性的淫穢行為,卻讓我在往後的人生里充滿後悔。
如果我當時清醒些,或許會表現得更好些。
但在那個對女性不那麼尊重的流行文化時代,我不得不承認,至少對我來說,它始於單性別教育的規範概念。
我敢說,如果我在青春期接觸更多女性,那麼就可能更能培養我對她們的尊重,而非簡單地繼承了世代相傳的,不良厭女症的陷阱文化。」
也正因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所以Evan非常贊成把單性別學校改成男女混校,並強烈建議男孩們,
「不要在現在,說任何將來會造成自己困擾的蠢話。如果房間里有一半是女生,要學會給予她們足夠尊重的話,從一開始就不要說那些傻的話了。」
雖然現在大方向是,單性別學校向男女混校轉變,但一時半會兒,單性別學校還是不會被完全取代的。
所以,目前在給孩子擇校上,家長還是更應該看重哪個更適合自己的孩子。
因為,站在不同的角度,不管是混校,還是單性別學校,都有獨特的優勢。
如果你側重於學術成績和更有針對性的教育,那麼選擇單性別學校可能更有優勢。
但如果你側重於,孩子的全面發展,那麼男女混校就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畢竟老話說得好,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END-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媽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