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你永遠不該乾的事,半數澳洲人都在做

2024年11月10日 18:04

被逼無奈

有一件你永遠不該做的事,如今在卻有半數的人經常在做。

那就是——生病時在網上搜索來進行自我診斷…

最新一項研究顯示:超過一半的都曾使用來自於網路搜索的健康建議進行自我診斷,

結果因為治療不當,而導致病情加重,甚至錯過了可能致命的疾病診斷機會。

研究顯示:醫療費用高昂、醫療服務難以獲得是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

由病理服務提供商Healius委託進行的一項涵蓋2000多名澳洲人的調查發現:這種危險的習慣在年輕人、父母和大學畢業生中尤為普遍。

昆州Stephen Windley表示:這種現象已成為社會中的大問題。

健康誤導信息在過去十多年裡逐漸變得更加普遍和,

這幾乎就像癌症一樣,最初只是輕微且無害,但現在卻變得越發嚴重…

Windley醫生指出:延遲尋求專業評估和診斷導致患者經歷不必要的痛苦和癥狀,還增加了他們的焦慮和擔憂。

研究顯示多達44%的人曾因採納網上信息而遭受健康影響。

33歲的居民Mandy Gapps就親身經歷了這一點。

懷孕期間,她誤以為自己得了尿路感染,於是在家中用網路上的簡單的方式自行治療,

但實際上她遭遇的是B族鏈球菌感染,這種感染在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情況下對新生兒出生過程可能存在危險。

Gapps表示:我之前從未聽說過B族鏈球菌感染,這個詞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Google搜索結果中…

有時我覺得不想麻煩醫生,不想浪費他們的時間,我認為自己了解情況,於是去Google找確認。

要是我早點去看醫生…我肯定會更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過,有時候情況正好相反,

你在Google上查了癥狀,結果覺得自己得了癌症,實際上並不是…

這樣的經歷讓我在使用Google醫生的時候更加謹慎了…

Healius首席執行官Paul Anderson表示:雖然現在人們仍然將病理測試視為最可信的健康信息來源,

可問題在於缺少與醫療專業人士一起討論檢測結果的時間。

他指出:網上搜索的趨勢是由於醫療服務的費用高以及可用性低所共同驅動的。

*以上內容系網友勇闖自行轉載自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