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生積蓄全光!! 澳洲70%房產有缺陷, 開發商寧願被重罰也不整改…

2024年12月29日 14:40

25萬購房款全都打了水漂!

任何人都可能中招!

超過7成房產都存在缺陷,

建築商寧願受罰,

也不整改…

01 25萬澳幣購房款全都打了水漂!騙子輕鬆一招騙走所有錢,每個人都可能中招!

這麼說吧,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有一個買房夢,夢想著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園。

澳洲夫婦Sarah和Laine Robinson也是如此,多年以來他們一直都在為了這個目標努力,好不容易終於到了今年他們攢下了25萬澳幣,終於夠了房子的首付,他們興緻勃勃的選好了房子,懷揣著激動的心情付了定金,就等著完成房產交割,可是到了今年9月份,意外出現了!

今年9月,他們在房產交割前一天接到了中介的通知,詢問他們是否能夠在截止日之前的最後關頭支付首付款。他們這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他們立刻去查詢自己之前的付款記錄,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們收到的付款信息,竟然是騙子發來的,郵件名稱看似和中介一樣,有細微的區別,他們沒有仔細檢查就以為付款信息來自於

因為太過激動,他們也沒有想太多,更沒想到自己點開的其實是騙子發來的假郵件,直接按照上面的付款信息支付,就這樣,25萬澳幣全進了騙子的腰包。

在被騙之前,他們還曾在Mount Nathan新房前『已售出』標誌前拍攝了一張勝利的照片。

原本他們滿心以為自己馬上就要入駐這個新房,一家人開啟全新一個階段的生活。

結果在交割前一天才知道自己上當了,不僅畢生積蓄25萬澳幣被騙光,房子也沒了…

全家本已準備好搬入新房,所有物品都已在之前租住的房子中打包好。但隨著事情的發展,這對夫婦不得不匆忙尋找新的租處以避免無家可歸。

這對夫婦倆曾支付6萬澳幣作為第一筆預付款項,這筆錢成功進入了房產中介的信託賬戶。根據法律,房主有權保留這6萬澳幣作為交易中止的懲罰。但幸運的是,房主對他們的困境表示同情並退還了這筆錢。

Robinson夫婦向當地警方報告了詐騙事件,案件被移交給維州警方,因為追蹤發現收款人是的一位20歲大學生。據悉,他正在積極配合警方調查。夫婦倆成功取回了8萬澳幣,因為這筆錢尚未轉出學生的賬戶。但不幸的是,剩下的17萬澳幣依舊下落不明。

問題是在他們追討這筆被騙資金的過程中,無臨時房產中介還是銀行都沒有給予足夠的幫助和支持,更像是在互相推卸責任。

銀行表示,在這對夫婦支付款項后曾經打電話要求確認賬戶信息的正確性,所以他們履行了自己的義務,不過銀行表示自己確實負有一定責任,他們沒有向這對夫婦闡述清楚這件事的嚴重性。

但是夫婦卻表示,ANZ銀行並沒有向收款人打電話核實付款信息,這也是銀行的失誤。

Robinson夫婦已將他們的案件提交給投訴局。ANZ明確表示不會賠償他們的任何損失。夫婦倆預計將把此事報告給金融監察員。

但是按照電子詐騙的手段,他們剩餘的十幾萬澳幣想要追回可能很難很難!

02 澳洲70%房產存在問題,質量堪憂!開發商寧願被罰也不整改!

房子作為大家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它的質量是否合格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偏偏,現在澳洲的建築質量令人堪憂!70%的,竟然存在質量問題!

大家可能不了解,現在房子質量是怎樣的?看看專家的說法吧:可以一隻手塞進去的石膏板縫隙,窗戶無法關緊,天花板不平!

這些竟然都是常見問題。隔熱層有問題,防水和防白蟻的屏障,根本不存在!

這種質量的房子,就是建築公司完工準備交付給房東的。如果花錢買了這樣的房子,簡直就是給自己埋了個大坑!以後會有源源不斷的問題,不僅影響生活,更可怕的是深不見底的財產損失。

在社交媒體上,時不時就能看到一個類似這樣的「豆腐渣」工程!

在澳洲,這種豆腐渣工程並不是偶然,尤其是從疫情之後開始,越來越頻繁。

最誇張的一點,很多開發商寧願接受罰款,也不願意進行整改,這也導致大批在建房產存在安全隱患和嚴重質量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10月8日,政府部門總計收到3339起與獨棟住宅有關的投訴。建築委員會進行了897次檢查併發出了319張整改令,但有126張整改令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 今年前10個月,建築委員會對216張家庭住宅建造執照進行了限制,將它們的施工範圍限定為公寓。

有消息人士指出,部分建築商寧願被罰款,也要賭客戶無法通過法律途徑尋求幫助。這名消息人士還表示,75%的在建住宅存在至少10個缺陷,包括防水甚至是結構問題。而且,這些問題與建築工人教育程度不高有關。

這也是澳洲現在普遍面臨的問題,特別是疫情之後,因為建築成本上漲,工作壓力巨大,澳洲房產確實存在很多偷工減料的情況,看似只是些小問題,但最終積累起來就會嚴重威脅房屋安全!

03 小編結語

多麼恐怖的一個數據,70%的房產存在質量問題,房子這樣的昂貴固定資產,甚至是一家人全部的心血凝聚,如果有安全隱患,相信沒人願意接受。

另外也要小心詐騙,騙子現在無孔不入,就連付款信息都可能隱藏巨大陷阱,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否則可能一輩子的心血就這樣打水漂了…

您怎麼看待,歡迎留言評論。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大澳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