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青少年挑釁警方,維州將出台嚴法打擊犯罪
面對青少年”犯罪漩渦”, 維州決定重拳出擊!
「你們碰不到我們」
「沒人能拿我們怎麼樣」
「被抓了頂多關一個半小時」
最近,墨爾本和悉尼的兩起青少年犯罪事件引發軒然大波:一群少年在電影院肆意破壞,另一夥持刀搶劫的teenager刺傷無辜路人。
為何青少年罪犯屢抓屢放?為何法律成了他們的「護身符」?
面對「熊孩子」的囂張氣焰和屢禁不止的暴力事件,維州政府終於出手了!全澳「最嚴苛保釋法」即將落地、全州範圍禁用砍刀……
這一系列新政能否削弱「青少年犯罪旋渦」?而對於在澳生活的家庭來說,如何防範入室盜竊?保險公司最新公布的「十大最易被盜物品」清單,或許能給你答案。
1、失控的青少年犯罪: 從影院鬧劇到持刀傷人
影院暴力:當「熊孩子」把公共空間變成「法外之地」
本周二晚,墨爾本Southland購物中心的影院內,6名12至14歲的少年在放映《Bridget Jones: Mad About the Boy》時沖入影廳,不僅大聲喧嘩、抽電子煙、播放音樂,更對觀眾拳打腳踢,甚至叫囂:「你們碰不到我們!」
最終,電影被迫中斷,觀眾在恐慌中離場。
更令人震驚的是,一名16歲少年竟在社交媒體直播駕駛被盜車輛,公然嘲諷警方:「被抓了頂多關一個半小時!」
持刀搶劫:光天化日下的暴力升級
上周六,悉尼北區Westfield購物中心內,5名青少年持刀襲擊一對年輕男女,男子腿部被刺傷,女子在阻攔時遭毆打。
警方迅速逮捕了涉事的4名少年(年齡15-16歲),但案件暴露了青少年犯罪的「武器化」趨勢——砍刀、匕首等兇器已成為部分團伙的「標配」。
近期案件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的三個危險轉向:
· 犯罪動機娛樂化:影院鬧事、直播犯罪等尋求刺激行為佔比激增
· 犯罪手段武器化:2023年維州青少年持械作案同比增加34%
· 犯罪後果脫敏化:超60%被捕青少年表示’知道不會坐牢’(維州警方問卷數據)
2、維州政府的”鐵腕新政”: 保釋法收緊+砍刀禁令
新政出台前,數十名犯罪受害者在Bendigo遊行抗議,高喊:「我們的孩子才是未來!政府必須有所作為!」
面對公眾怒火,維州州長Jacinta Allan宣布兩項重磅改革,直指青少年犯罪的「命門」。
1. 全澳「最嚴保釋法」:監禁不再是「最後手段」
·核心內容:對犯下嚴重罪行的青少年,法官在保釋裁決時需優先考慮「社區安全」,而非一味給予「改過自新」機會。
·重大突破:首次明確「監禁」可作為預防再犯罪的直接手段,打破「青少年司法以教育為主」的傳統原則。
2. 全州禁止砍刀:「堵住兇器流通漏洞」澳「最嚴保釋法」
·禁令範圍:除農業、林業等特定合法用途外,維州全面禁止砍刀的銷售、持有及公開攜帶。
·警方支持:代理警察局長Rick Nugent表示,此舉將有效遏制入室搶劫、劫車等暴力犯罪中的武器使用。
但也有反對者認為「一刀切」可能誤傷合法使用者,但政府強調「公共安全高於便利」。
3、澳洲家庭最易被盜的十大物品
青少年犯罪不僅頻繁出現在在公共場所,就連私人領地, 我們最安全的家中, 也無法倖免!
保險公司Allianz最新數據顯示, 以下物品最常成為竊賊目標:
Top1 – 各種貴重物品, 包括手袋、錢包、藝術品、太陽鏡
Top2 – 珠寶
Top3 – 自行車
Top4 – 鑰匙、遙控器
Top5 – 手機、筆記本電腦
Top6 – 工具
Top7 – 現金
Top8 – 服裝(奢侈品)
Top9 – 電器
Top10 – 健身器材
專家提醒:
竊賊多為「機會主義者」,家門口的攝像頭(哪怕假裝的)能降低50%被盯上概率!
避免深夜單獨出行,遠離青少年聚集區域(如購物中心停車場、車站周邊)。
遭遇挑釁時保持冷靜; 遇到危險時優先逃跑然後報警; 無法逃避時, 建議果斷捨棄隨身財物。
從墨爾本影院的喧嘩混亂,到悉尼購物中心的暴力襲擊,頻發的青少年犯罪事件無不警示我們:現行法律制度在面對部分青少年違法行為時存在不足!
希望在維州政府的「鐵腕新政」下以及不斷完善的法律制度下,?那句”你們不能拿我們怎麼樣”的囂張宣言,終將失去滋生的土壤!
那麼你是否經歷過或聽說過類似事件?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墨爾本留學圈,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