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紐西蘭人數創新高,中國人居次,總理女兒赴澳
你身邊有朋友從紐西蘭搬去其他國家了嗎?
「紐西蘭潤澳」的風也一直很大。
01
紐西蘭人口流失達峰值
最近的一篇名為《移民:儘管紐西蘭公民離境人數再創新高,人才流失已達峰值》的文章,給出了一系列數據。
月度數據表明,紐西蘭公民離境人數在2024年8月達到峰值,當時凈流失人數為47,147人。
截至今年1月份,長期離開紐西蘭的人數再創新高。
2024年1月到2025年1月這一年時間,入境紐西蘭的人中,印度公民是最大的群體,共計25,800人。
其次是紐西蘭公民(25,000 人)、中國公民(17,600 人)和菲律賓公民(14,000 人)。
就2024年1月到2025年1月這一年時間出境的移民人數而言,紐西蘭公民仍然是最大的群體,出境人數為69,200人。
其次最大的群體是中國公民(7900 人)、印度公民(5800 人)和英國公民(4500 人)。
紐西蘭統計局稱,印度、菲律賓和中國公民拉動了2024年1月到2025年1月的凈移民增長。
02
年輕人流失嚴重
關於紐西蘭人外流的新聞,一直不斷出現在各大媒體。
近日《經濟學人》雜誌也對此進行報道在這篇名為《為何紐西蘭移民數量創歷史新高》的文章里,作者寫道:去年,近12.9萬紐西蘭居民移民國外,比本世紀疫情前的平均水平高出40%。
這並不是後進先出的情況。大多數離開的人都是紐西蘭人,而不是回國的移民,導致凈流失4.7萬名公民。
而在這些潤澳的紐西蘭人中,年輕人流失的最厲害。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紐西蘭的年度凈移民增長僅為27,100人,為近年來(不包括新冠疫情期間)的最低水平。
2024年,18至30歲的紐西蘭人共27,400人離境,佔全年公民流失總數的38%。
其中,25歲人群的流失最嚴重,共有2,866人離開紐西蘭。
然而,整體來看,紐西蘭公民的高流失率主要集中在年輕勞動力群體。
根據最新估算,56%離境的紐西蘭公民前往澳大利亞。
如果你住在紐西蘭,想必身邊總有幾個認識的朋友,已經搬去澳洲開啟新生活。
03
總理的女兒已在澳洲就業
最近有媒體爆出,紐西蘭總理的女兒,也「潤澳」了。
Luxon的女兒Olivia Luxon在墨爾本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當地工作。
目前已確認在做歐萊雅的管理培訓生項目。
從2024年1月開始擔任喬治·阿瑪尼、華倫天奴及設計師品牌香水品牌的助理貿易營銷管理一職。
得益於她父親的工作,Olivia的履歷非常豐富,出生在英國,並在加拿大和美國長大,而後在澳洲求學。
家人挺注重她在軟實力方面的引導和培養的。
Olivia在紐西蘭讀書時,就讀於Diocesan女校,在那裡她還做了傳教學生。
2015年,她在馬尼拉貧民窟工作了一段時間。
在參觀了一家從性交易中解救出來的兒童之家后,她受到啟發,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了一首抨擊詩。
紐西蘭慈善組織Tearfund採納了Olivia的詩。
自此她成為一名關注現代奴隸制的Tearfund青年大使。
Olivia與淚水基金一起前往尼泊爾和泰國,以進一步了解這些國家的性交易情況。
2019年,她獲得了Zonta公共事務青年女性俱樂部獎。
同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倫敦三一學院的ATCL公共演講和交流專業文憑。
當時有人猜想,這是她在為將來從政做準備。
在奧克蘭的時候,她在傢具服裝品牌Flo&Frankie擔任過市場營銷和內容製作專員。
現在看來,她左手抓公益慈善,右手做市場營銷,在商業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兩個領域發力。
04
總理曾表示要努力留人
Luxon在競選紐西蘭總理時,也曾表示要努力留住紐西蘭人。
在競選宣傳視頻中,他曾經列出紐西蘭人潤澳的數據,拿出「2013年開始,紐西蘭人不斷流入澳洲」的新聞,表示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紐西蘭重回正軌。
Luxon自己與澳洲的關係也不淺,1995年至2000年期間他一直在悉尼的聯合利華工作。
再加上前陣子他狂甩3套在紐西蘭的投資房產,就有人猜想他是不是不看好紐西蘭的發展。
不管這樣,現實卻很殘酷,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好地生活,不得不自己熟悉的家園。
很多好不容易在這裏辛苦紮下根來的移民,也在糾結之後,咬牙離開。
當然,紐西蘭像是一座圍城,有人離開,也有人進入。
迴流的紐西蘭人以及來自印度、中國和菲律賓的人,也在來到紐西蘭,只不過這個速度,比不上人口流失的速度。
有人離開是帶著美好的期待,有人離開是出於矛盾的無奈。
出現這種情況,很多人感到痛心,如果此地就能擁有所追求的一切,誰願意背井離鄉。
這正是如此,在近日紐西蘭旅遊局針對澳洲游客推出「Everyone must go!」(人人都要走)的宣傳標語時,民眾口吐芬芳。
大家的出路,在何方?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發現紐西蘭,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