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悉尼醫生將罷工3天!而兒童醫院人滿為患…

2025年04月03日 14:50

辣媽開場

各地每天約有2.5萬人

到醫院急診科就診

每年急診患者人數可達880萬人

其中三分之一的病人

要等待四個多小時才能得到救治

其中許多大人反映說:要等待好幾個小時才會被接診

有些人等不起便乾脆選擇了離開

只能任由病情惡化

但知道輕重的成年人可以根據經驗推斷出病情

很多還在襁褓里的孩子又該怎麼辦?

4000兒童苦等手術

NO.01

這兩天,關於新州醫生要罷工的消息,媽媽群里已經炸開了鍋。

是的,下周起,新州將有數千名醫生罷工三天。雖然政府已經下了「禁令」,但醫生工會還是決定繼續罷工。

這次罷工會影響哪些方面?

很多選擇性手術將被迫延期

一些診所將暫時關閉

醫院也會像公共假日一樣「簡化運作」,只保留急診和重症服務

也就是說,像是普通門診、術前檢查、或非緊急治療,很可能要重新排期。

醫生為什麼要罷工?

簡單來說,是因為「薪資談崩了」。

代表公立醫院醫生的工會(ASMOF)要求加薪30%,政府只願意在三年內加薪10.5%。

雙方已經談了一年多,始終沒有結果。醫生們表示自己早已超負荷工作、休息時間極少,很多人已經離開了公立系統。

不僅如此,新的恐怖事實又浮出了水面。

各家兒童醫院的選擇性手術的等待名單

已經爆出了創紀錄的水平

目前整個州有近4000名兒童在等待手術

醫生們說,嚴重的人員配置危機加劇了這種情況,使兒童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許多醫務人員工作嚴重超負荷,卻工資不足,錢包空空。說白了:這燙手山芋,現在誰都不願意干…

數據還顯示,大約有1000名兒童的手術被推遲到了臨床建議的時間框架之外。

去年,地方衛生區 (WSLHD) 的產科服務進行內部審查時,發現了Blacktown Hospital18個月內接連發生4起新生兒死亡事件。

如今,該醫院20名資深產科醫生近日集體辭職,以抗議地方衛生區負責人處理不當,沒有為該醫院婦產科配備足夠的醫療人員。

除了造成4個無辜生命的離世,爆料醫生還痛斥:這樣的醫院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照常營業簡直就是草菅人命。

由於人手不足,剖腹產手術問題和胎兒宮內窒息的情況會繼續發生。

在一份聲明中,WSLHD 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已經聘請了 19 名助產士、一名分娩室助產部門經理和一名臨床護士教育工作者在下班后提供支持。

聲明說,五名護士正在接受助產士技能培訓,另有七名護士正在填補空缺,同時繼續招聘承諾的 28 名助產士中的其餘人員。

名冊上還增加了一名夜班登記員。

但面對流水般的患者,這點人手根本不夠。

面對這樣的情況,AMA NSW主席Michael Bonning博士表示:”對這些兒童來說,這些是非常嚴重的手術要求–通常需要糾正他們可能遇到的嚴重殘疾或疼痛”。

現如今,很多醫生和護士都不願意來新州

“他們想去其他州,在那裡他們可以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

今年早些時候,受雇於該州兒童醫院的總共50名高級醫生寫信給衛生部長,描述了螺旋式上升的情況,並對僱用更多員工的麻煩提出警告。

新州反對黨領袖Chris Minns說,Perrottet政府還沒有 “認識到這個問題”。

新州政府的真正問題不是他們沒有創造奇迹

而是他們首先沒有認識到這是一個問題

悉尼醫療是世界三流

NO.02

為了緩解壓力,政府希望將那些病情或傷勢不太嚴重的患者從急診科分流到緊急護理中心或24小時全科醫生診所。

這雖然可能會改善一些患者看病難的問題,但不太可能會大幅減少急診需求。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的數據顯示,很少有人會在可以去GP的情況下去看急診。

也就是說:大家都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才去急診。

在 6 月的國家預算中,

政府宣布將在$45億的投資下

招募 10,000 多名工人到醫院和衛生服務部門

來自西悉尼的醫生批評新州公立醫院只有第三世界國家的水平。據稱,有的癌症晚期的病人在急診室等了12小時才等到床位。

今年,悉尼的急診醫生Pramod Chandru和James Tadros更是深惡痛絕的表示自己一度以自己是醫生為恥。

「當我們在醫學院接受培訓時,沒有料到自己面臨的情況是滿足不了病人的需求,而且每天都是這樣。但這就是我們目前實際的工作環境……不公平、不平等或不公正。」

例如,一名罹患晚期癌症的88歲老奶奶足足在急診室等了12個小時才等到床位,讓醫生感到慚愧的是,

雖然醫療服務這麼糟糕

病人和她女兒的態度依然很好

急診室醫生通常在病人已滿員的情況下輪班,這意味著仍然有10到15名病人得不到及時治療,只能在一邊坐著等待醫生的問診。

衛生部長布Brad Hazzard表示,大家剛剛經歷了 100 年一遇的新冠大流行,但承認處於前線的個人「會感到特別有壓力,對此我表示同情」。

新州衛生部發言人表示,近 84% 的救護車患者在 30 分鐘內被轉移到急診室,這是所有司法管轄區中最好的表現。

西南悉尼地方衛生區主席 Setthy Ung 表示,被送往醫院的患者通常沒有得到優先考慮,只是為了騰出救護車讓他們重新上路。

跨州看病將成為主流?

NO.03

就在去年,新州維州兩大政府共同發布聲明:擴大兩州緊急護理服務

維州和新州將分別與GP合作建立25個緊急護理服務站,這樣兩州的緊急護理服務站總數達到50個。

新州州長Perrottet說:「我們正在帶頭採用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對我們的社區進行投資,以確保人們能夠獲得免費的醫療保健。」

擴大的醫療護理服務將有助於緩解急診科的壓力,為人們提供緊急但非危急狀況的快速護理,併為有更嚴重需求的患者釋放關鍵資源。

這些服務站將配備有關的設備,能夠處理輕微感染、骨折和燒傷等情況。服務時間將延長,全科醫生將不收取病人費用,沒有國民醫療保健卡Medicare card的患者也可免費就醫。

新州最近與西悉尼、Murrumbidgee、北悉尼和新州西部的全科醫生和初級衛生網路建立了夥伴關係,旨在通過提供以社區為基礎、以病人為中心的緊急護理,從而減少前往急診部門的人數。

新州未來的緊急護理服務地點將根據醫院急診部門的需求,在最需要的地方提供,包括那些可以迅速擴大服務規模的地方。

現在已經有很多家長選擇給娃進行跨州看病了

辣媽給大家科普一下:

Medicare是全澳通用的。公立醫院的開銷由居住州政府支付,跨州看病每年各個州之間會進行結算。公立醫院外的藥品和看護由聯邦政府支付,不存在跨州結算問題。

但是,私立醫院和專家看病時Medicare會承擔很少一部分,總價格一般AMA和保險公司會有指導價格,各州的價格多少還是有一點差距的。

之前就有塔州的母親Bec Haight帶著娃遠去維州看病,並表示她和她的家人飛往,再加上機票錢,都要比在家鄉看病更便宜。

The End

辣媽結語

醫院

一個本應救死扶傷

讓病人重獲新生的地方,

卻成了奪走生命的地獄..

雖然有世界一流的技術

卻只配備三流的人手

究竟澳洲醫療體系無能不無能?

還是大家說的算…

編輯:辣媽幫

來源:SBS,News.au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悉尼辣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