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引發慘劇!36年輕父親因無法承受房貸壓力自殺,
過去三年,澳大利亞的房貸利率持續攀升,讓許多原本努力維持生活的年輕家庭陷入困境。
根據澳洲統計局的最新貸款指數,截至2024年9月,自住房的平均貸款規模為642,121澳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7.2%。
對於不少剛剛成家的年輕人來說,房子曾是安穩生活的起點,如今卻可能成為負擔乃至壓垮生活的知致命稻草。
在這一波看不見盡頭的加息潮中,一樁發生在墨爾本的悲劇引發了輿論關注。
36歲的Matt Worrall,是一位有著穩定工作和幸福家庭的普通中年人。他和伴侶Rachel Keily共同生活七年,育有一名年僅15個月大的兒子。但在4月2日的清晨,Matt選擇了極端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沒有預警、沒有告別,留下的,是無法言說的困惑與悲傷。
Rachel表示,在未婚夫去世前幾個月,他沒有表現出任何反常的狀態,他按時作息、上班、健身。「他似乎有些財務壓力,但告訴我他沒事,依舊正常上班,做著平常的事情,我們甚至還在計劃復活節的露營活動,現在一切都變了。」
而這一悲劇的根源,竟是「房貸」的壓力。三年房貸翻倍,一個家庭的支柱倒下了。曾經的家庭夢想,在一夜之間坍塌。
三年前,Rachel和Matt在墨爾本購入了屬於他們的第一套房。當時的月供是2500澳元,兩人拼盡全力尚能承擔。
然而,隨著澳洲央行連番加息,利率一路飆升,他們的房貸幾乎翻了一倍,每月需還款4300澳元。
未婚夫的去世讓Rachel不得不獨自承擔撫養兒子的重任,同時還要面對過重的財務支出。Rachel說:「靠我一個人無法承擔房貸,我們三年前搬進來的時候,月供是2500澳元,現在幾乎翻倍,我們兩個人還貸就已經苦不堪言,更何況現在只有我一個人。」
Matt的故事,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映射出整個社會在面對房貸重壓與心理健康時的脆弱與無力。而像他這樣因為生活壓力而走上絕路的人不止一個。
在澳洲,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率遠高於女性的群體是——中年男性。他們往往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是孩子的父親,是親友口中的「頂樑柱」。
但正是這些看似堅強的人,最難說出「我扛不住了」。數據顯示,42%的澳洲人正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而在30-40歲的「房貸+育兒高壓期」,心理負擔尤為沉重。
Matt離世后,Rachel不僅要獨自撫養年幼的孩子,還要面對沉重的房貸。她曾一度打算賣房搬離,但在當地社區群里發帖求助后,許多陌生人向她伸出了援手——他們自發在GoFundMe上為她發起眾籌,短短几天就籌得了超過4萬澳元。
Rachel表示:「我從未想過會籌到這麼多款,這為我提供了一些緩衝,能在這個艱難時刻稍微有所喘息。」她也清楚的知道,這些錢也只夠度過當下的艱難時刻,但是未來可能還是無法負擔現在的房貸。
這起悲劇的本質,不只是一個男人的崩潰,而是一場正在蔓延的社會危機:當經濟負擔突破心理承受極限,悲劇也許只是「遲早的事」。
在這個經濟壓力逐年上升的時代,當房子從「家」變成「負債」,當「責任」異化為「枷鎖」,或許我們都需要重新審視生活的底線。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悉尼寶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