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老闆直播自殺,卻被發現躲在父母家

2025年05月11日 10:42

昨天,《舊金山標準報》登出一條炸裂消息:有記者在舊金山的克洛克·( Crocker-Amazon)街區見到了一名男子,他身穿體恤短褲,腳蹬人字拖,正從父母家裡悠哉悠哉地走出來。

該男子不是別人,正是Zerebro公司的創始人Jeffy Yu…

幾天前的5月4日,Yu剛剛在直播中開槍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震驚了IT界和圈。如今卻被拍到毫髮無傷地活著!

各路媒體很快反應過來:加密貨幣圈的又一起假死案,實錘了…

(Jeffy Yu)

22歲的Jeffy Yu是Zerebro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在2024年創立了Zerebro公司,這是一個部署在區塊鏈上的AI代理平台,通過自主分析生成內容,還發行了加密代幣$ZEREBRO。

Yu結合了AI代理和迷因幣(含表情包元素的加密貨幣,如狗狗幣)這兩大熱點,公司上線之初,旗下代幣$ZEREBRO就迅速上漲,市值一度高達8億美元。

(ZEREBRO市值一度高達8億美元)

平日里,Yu也經常在迷因幣的發行平台上搞推介,最近平台重新開啟了直播功能,Yu更是親自下場,一邊整活一邊帶貨(迷因幣)。

5月4日,Yu在直播中整了個大活,直接轟動了加密貨幣圈。

在背景昏暗的直播間里,Yu在吸完一支煙后,突然掏出一把手槍頂住自己的下巴。然後只聽一聲槍響,Yu整個人應聲倒下,畫面也隨之變黑。

(Yu在直播中吸煙)

觀看直播的網友一臉震驚和懵逼,一開始,不少人都認為這是在整活或炒作。

直到不久以後,網路訃告平台刊登了關於Yu的訃告,加密貨幣社區開始真的相信Yu在直播中自殺了。

(Yu的訃告)

這則訃告的內容相當嚴肅,回顧和總結了Jeffy Yu短暫一生的成就:15歲考入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19歲成為全職IT工程師,21歲創辦市值8億的公司…

訃告里還稱讚Yu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殉道者」。

措辭無比感人,看起來就像Yu真的對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一般…

然而,對Yu壓根沒死,不過是自導自演一場鬧劇的猜測,從一開始就沒停過。

畢竟,從Yu直播和發布訃告對外宣稱死亡后,就有太多的疑點讓社區網民們懷疑事件的真實性。

首先是那則訃告,訃告頁面在發布后不久就被刪除。

其次,在Yu「自殺」后,和他關聯的錢包地址依然有大量交易活動,有人統計他的錢包一共轉走了140萬美元的資產。

而最為詭異的是,在Yu死後不久,他的公司Zerebro竟然又新推出了名為LLJEFFY的新迷因幣,聲稱是為紀念Yu而發行的「遺產幣」。

(LLJEFFY價格瘋漲)

LLJEFFY剛一發行,市值就迅速飆升,一度衝破540萬美元。

人都死了,還要藉此發一波代幣,賺了錢給誰用?

加密貨幣圈的不少人開始懷疑:Yu很可能是製造假死鬧劇,實際上本人暗地裡繼續買賣加密貨幣,收割圈錢。

事實證明,幣圈人士的猜想不無道理,5月7日,Yu自殺事件出現了第一波反轉。

有人在社媒上刊登了一封Yu發給投資人的信,信中他自己承認假死,只為了逃避一些事情:「我製作了一段影片,描述了我自己開槍自殺的場景。該影片已在 X 和各種加密社群中廣泛傳播。製作該影片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在我看來,這是我擺脫持續騷擾、勒索和威脅的唯一可行出路。整個2月到3月,我不斷受到前任伴侶的騷擾和電話詐騙。現在,我又被另一個人盯上和勒索。」

「我還擔心被人搶劫和傷害,如果我公開退出,很可能會令公司代幣價格和市值暴跌。」

「因此,製造假死是我最終和永久擺脫麻煩的唯一方法,未來,我會隱姓埋名當個音樂人…」

(Yu承認假死的郵件)

在Yu自己的描述里,他一直遭受前任和外人騷擾勒索,為了擺脫壞人同時又不讓公司遭受損失,他選擇了直播製造假死。

如果Yu的描述屬實,那麼事情還真就朝著他預想的方式進行了一段時間,從5月4日到昨天以前,「Yu直播自殺」加上他「悲情天才」的背景故事炒作,Yu旗下公司的幾款迷因幣(包括ZEREBRO和LLJEFFY)都幾次瘋長,手持大量代幣的人(Yu)如果在此期間套現,必然賺得盆滿缽滿。

(有人查到「死」了的Yu依然在交易)

有媒體查到,這期間,有個賬戶一直都在頻繁買賣交易,這個賬戶關聯的人正是Yu本人…

與其分析各種傳言,不如親身一見,這方面,舊金山的記者跑得相當快。

昨天,《舊金山標準報》的記者在位於克洛克·亞馬遜Yu的父母家裡,逮到了還是大活人的Yu。

(Yu父母居住的舊金山克洛克·亞馬遜社區)

他的假死傳聞終於被實錘。

在眾多媒體看來,Yu飲彈自殺是假,訃告是假,甚至聲稱逃避勒索也可能是假的。

他製造假死的真實目的,是為了炒高公司發行的幣價,他好在背地裡低買高賣,割散戶韭菜。

加密貨幣圈又實錘一起假死案,相信幣圈類似的假死案,Yu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英國那些事兒,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