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計劃推出新的300萬澳元養老金稅之際,投資者尋找避險之道時,可能會忽視一種投資結構——它雖然沒有超級基金那樣的稅收優惠,卻具備不少類似優勢且限制較少。
投資債券:避稅新選擇
投資債券(又稱保險債券)是一種具有稅收優勢的資產持有方式,類似於養老金基金。儘管其稅收優惠不如養老金基金,但在提取資金方面卻遠沒有超級基金那樣苛刻。
投資債券的優勢:
· 靈活性強: 沒有嚴格的提取限制,適合那些希望在未來自由支配資產的人。
· 穩定性高: 多年來,投資債券的相關規則幾乎沒有變化,相比養老金基金,政策穩定性更高。
· 廣泛投資選擇: 可選資產類別豐富,包括增長型和防禦型選項,如澳洲股票、國際股票和房產等。
· 稅收相對優惠: 稅率上限為30%,但通過利用分紅抵免,實際稅率可低至15%。
「每次政府對養老金基金進行調整,都會讓更多人開始尋找其他替代方案。」
——Country Wide Wealth財務顧問Troy Chapman
政策變動推動需求增加
投資債券提供商Generation Life表示,自養老金稅提案提出以來,其資金流入激增了57%。這一變化表明,面對政府對養老金基金的不斷調整,投資者對替代性投資工具的興趣日益增加。
如何運作?
與養老金基金類似,投資債券也被視為資產持有的載體,而非資產本身。投資者可選擇不同的投資組合,例如澳大利亞股票、國際股票、平衡增長型和高增長型等,類似於養老金基金的選擇。
資本利得稅優勢:
如果持有投資債券超過10年,資產中的資本利得稅(CGT)將免除。在債券內部進行投資調換(如從現金轉為股票),也不會觸發任何稅務事件。
Craig Brooke, CEO of financial services firm KeyInvest.
「在投資債券中進行資產調整,不會觸發資本利得稅。」——KeyInvest首席執行官Craig Brooke
稅收細節:
投資債券的收益稅率上限為30%,但實際稅率可能低於這一水平,尤其是在能夠獲得分紅抵免的情況下。例如,Generation Life的一些債券產品實際稅率接近15%。
Troy Chapman says changes to super will push investors to investment bonds.
「在當前環境下,這些債券作為養老金基金和普通投資的替代方案,變得越來越具有吸引力。」——Troy Chapman
長期持有的稅收效應:
假設投資100萬澳元,20年後在投資債券中的價值可達400萬澳元,而在個人名下投資且稅率為45%時,價值僅為300萬澳元。
投資限制:
投資債券的初始投資金額不受限制,但後續投資有限制:· 每年最多追加不超過上一年投資金額的125%。
· 若一年不進行投資,則次年追加投資額度為0。
· 適合一次性大額投資或定期小額投資。
不足之處:· 稅收劣勢: 對於個人稅率低於30%的投資者,債券並不划算。
· 費用較高: 由於管理複雜,年費最高可達60個基點。
· 替代策略: 如果配偶稅率較低,可以選擇在配偶名下進行投資,減少稅負。
· 退休規劃: 長期持有至退休時,資本利得稅可能低於現階段,因此保護資本利得稅的優勢可能削弱。
其他優勢:· 遺產規劃: 類似於養老金基金,投資債券可設定受益人,不受遺囑約束。
· 資產保護: 如果投資者破產,債券資產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受債權人追索。
· 家族財富傳承: 可以將資金指定給特定受益人,並設置領取年齡或條件,例如用於子女購房首付。
市場前景:金融顧問Stuart Wemyss指出,儘管養老金基金在長期財富管理方面仍具優勢,但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投資債券作為靈活的投資工具,開始重新受到青睞。
「投資債券正逐漸回歸,尤其是在當前政策環境下。」——Craig Brooke
在養老金稅變化頻繁的背景下,投資債券作為避險工具,正在被更多高收入投資者重新審視,或將在財富管理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