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澳洲養老金制度或將迎來巨變!政府要拿走30%

2025年05月11日 15:15

如果大家覺得賬戶的錢只會越攢越多,那你可能要重新考慮了。

從2025年7月1日開始,聯邦政府計劃:

對養老金賬戶開始下手了

很多人的錢可能要縮水!

同時,所有人再次迎來了一波生活成本上漲的浪潮,吃飯、看病、用電所有支出都在上漲。

要變天

超過$300萬的賬戶將被加稅!

澳洲聯邦政府計劃對養老金賬戶中:超過300萬部分的

收益徵收更高的稅率,

從目前的15%一口氣加到30%!

這項稅改計劃由在2023年提出,從2025年7月1日開始實施。

其中最具有爭議的部分是:不管投資資產是否真的賣出,

未實現的賬面利潤也會被徵稅!

看似只針對有錢人,但其實,未來可能波及的人,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多。

很多人一聽300萬的門檻,可能覺得離我太遙遠了,但別忘了,這個數字會隨著通脹自動上漲。

也就是說,未來幾十年通脹一推,資產一漲:不少原本只是中產階層的人

也會被納入徵稅範圍!

雖然眾議院已通過,但因一些獨立議員反對徵稅未實現收益,法案目前仍卡在參議院。

不過隨著新一屆議會到來,政府只需的支持便可能強勢通過。

那麼想要如何避開這筆費用,

專家給出了多個方案!

未來究竟怎麼辦

專家給出五個方案!

對於還沒達到退休條件的40至50歲人群來說,現在想取出養老金是不可能的。

而且即使將來能取出,

是否划算也得三思而後行!

來自的理財顧問 Jamie Nemtsas 就直言:「這不僅是我的工作挑戰,更是個人財富課題。」

而根據退休金專家Meg Heffron的建議,現在應對這場改革,大致有五種策略:

1、先什麼都不做,等風頭過

這可能是最理智的一種方式,畢竟法律還沒正式通過,不必慌忙操作。

即使政策按原計劃2025年實施,第一筆稅也要等到2026-27財年才會徵收,中間還有一年時間可以慢慢準備。

2、調整資產配置,降低「紙上財富」風險

如果你還不到60歲,無法動用養老金里的錢,那就考慮調整養老金中的投資組合。

保留一些穩定收益的資產(比如債券)在養老金里,把未來可能大漲的成長型資產放在養老金外。

這樣做有助於減少浮動盈利的金額,間接降低可能被加征的稅額。

3、有資格取錢?考慮移出去,但別急!

如果你已經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可以取錢,那確實可以考慮把超出部分取出,投入其他投資結構,如信託、公司名下等。

但專家提醒:別太早動手。一旦賣資產,就可能面臨資本利得稅,可能把避稅變成提前交稅,還多交了!

4、開始或增加養老金領取賬戶

如果你已經到了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還沒開始領錢,那現在可以考慮開一個養老金收入賬戶,這樣可以把一部分養老金轉入免稅的領取階段。

目前限額是190萬澳元,2025年7月起將漲到200萬澳元。如果還有空間,就把握機會!

5、乾脆給孩子!提早做「傳承規劃」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把多出來的錢提前送給孩子。

比如取出養老金部分,賣出資產後將現金轉給子女,雖然中間有稅,但之後子女使用這筆錢是無稅的。

除了養老金可能要縮水外,

澳洲所有家庭都面臨著一個難題!

澳洲人都在喊貴!

吃飯、看病、用電全漲價…

根據新一季數據揭曉,澳洲所有家庭無一倖免,生活成本全面上漲。

從醫療、電費,到水果、房貸

教育支出,全線飆升!

雖然利率剛降,影響卻還沒體現到日常賬單上。這輪漲價潮里,養老金領取者和靠政府補助生活的家庭,首當其衝受打擊。

(ABS)最新數據,在2025年3月季度:

澳洲所有家庭的生活成本普遍上升

漲幅在0.6%到1.6%之間!

造成這輪上漲的四大元兇分別是:醫療、住房、食品和非酒精飲品。

在所有家庭中,依賴政府補助(包括領取養老金)的人群生活成本上漲最為顯著:主因是醫療支出飆升!

全澳各地很多家庭也出現電費上漲,原因在於聯邦2024-25年度能源賬單減免基金補貼發放時間的差異:電費支出也在不斷增加!

此外,像牛油果、芒果、蘆筍、番茄、生菜等應季果蔬因供應減少,價格也跟著上揚。

工薪家庭的生活更是艱難,在本季度的生活成本上升了1.1%:主要源於房貸利息上漲

與教育支出增加!

在所有家庭中,只有退休人群生活成本上漲最小,僅為0.6%。

其原因在於度假、旅行與住宿等項目價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支出增長。

看來未來的日子,

大家的生活壓力很難瞬間緩解,

還是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