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墨爾本華人區的,這項費用全墨最低!但5年仍暴漲91%
保費越來越貴
隨著自然災害頻發以及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帶來的影響,墨爾本多個地區的房屋保險費用正不斷攀升。
部分郊區的屋主甚至要支付比其他地區高出近三倍的保險費,原因主要是森林大火和其他極端天氣帶來的風險增加。
數據顯示,2021年1月時,墨爾本居民的建築保險平均為每年1316澳元,而到了2025年1月,這一數字已經飆升至2214澳元,漲幅高達82%。
其中,Yarra Ranges的房屋保險費用最高,年均達到4481澳元,緊隨其後的是Nillumbik地區,為4448澳元。
這兩個地區都面臨著不斷上升的森林火災風險。
雖然Whitehorse是整個墨爾本保險費用最低的地方,平均每年僅為1609澳元但自2020年以來,Whitehorse的保費上漲了91%。
Monash的保費自2020年以來上漲了82%,現在平均是每年1896澳元。
Manningham上漲了101%,現在平均一年2334澳元。
曾在Mount Dandenong擁有一家民宿的Michaela Pascoe表示,2021年6月那場暴風雨讓她永生難忘。
狂風將多棵大樹連根拔起,不但砸毀了工作室,還掀掉了其中一間客用小屋的屋頂。
那次經歷讓她真正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也讓他們下定決心搬離山區,目前定居於Nillumbik。
她提到,即使風暴已經過去多年,Mount Dandenong的樹木仍時常倒塌,導致斷電等問題頻發,嚴重影響居民與遊客生活。
她的民宿生意也因頻繁的停電不得不多次賠償住客,保險費用也比風暴發生前貴了不少。
Pascoe的遭遇並非個例。
Finity保險諮詢公司合伙人Stephen Lau指出,澳洲過去40至50年中最昂貴的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洪水、森林火災等等。
這些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高額再保險費用,最終都轉嫁到了普通消費者身上。
除了自然災害頻發,房價也影響著保費高低。
例如,Bayside、Stonnington和Port Phillip等地的保險費用就高於平均水平,主要因為這些地區的房價本身較高,保額也相應更大。
對於保費的上漲,保險公司也很委屈。
澳洲保險協會首席執行官Andrew Hall表示,過去五年內,全因極端天氣造成的年均保險理賠成本已升至45億澳元,比前一個五年周期高出64%,未來只會更加嚴峻。
因此,他呼籲政府設立一個為期十年、總額300億澳元的全國洪災防禦基金,用於建設防洪設施、對房屋進行加固改造,甚至在必要時搬遷居民。
來源:The Age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