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
最近,悉尼媽媽Kathleen Jones將她9歲的兒子所就讀的天主教私校告上法庭,要求學校賠償5萬澳元。
理由是她患有多重精神障礙的兒子在學校遭到歧視,還被學校開除。
這位媽媽表示,她的兒子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自閉症,以及一種罕見的兒童急性發作型神經精神綜合症(PANS)。
學校在一次與她的一對一會議中,竟有職員將她兒子比作「Bondi killer」(在Bondi商場持刀殺害5名路人的男子)。
她對此感到震驚與憤怒。
這場衝突源於她兒子在校期間的兩次攻擊行為。
據稱他曾用鉛筆襲擊一名同學,還用卷筆刀或回形針划傷了另一位同學。
校方認為這是「毫無徵兆」的襲擊,並造成了「嚴重傷害」。
但Jones認為,學校忽視了她兒子在被同學罵「傻子」后所受到的情緒創傷。
網路配圖
事件發生后,校方建議她將兒子轉入一個更適合其特殊需求的教育機構,但Jones表示,根本找不到合適的機構可供轉學。
她認為,學校將兒子的問題行為與其障礙直接挂鉤,未提供相應支持,反而採取了懲罰措施,最終導致其被正式開除。
Jones指出,這種做法屬於「直接歧視」,並批評學校沒有配合她提出的改善建議,比如重新分配資源、免費與她兒子的醫療團隊合作,或對教職員工進行「神經多樣性」相關的培訓。
她說,學校的回應是已經「用盡所有資源」,並建議將孩子轉入一所規模較小的天主教學校。
她拒絕自願給兒子轉學」,幾個月後她的兒子被學校正式開除。
Jones表示,這一經歷令她兒子長期處於「孤立與恐懼」之中,對其心理造成嚴重影響。
她除了要求5萬澳元賠償,還希望學校能為此正式道歉。
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中。
新州地區的教師工會就此事發表觀點,表示學校在保護有行為障礙的學生與保護其他學生和教職員工之間,往往面臨艱難的平衡。
工會秘書Carol Matthews指出,教師普遍反映學生行為問題已成為主要的工作壓力來源,很多教師都在呼籲學校提供更多支持資源來照顧有額外需求的學生。
來源:Daily Mail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一點通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