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澳洲四大銀行裁員1500人,10年最大規模;知名運動品牌宣布破產!撐不住了
當你還在為通脹苦惱的時候,澳洲的企業界也正在經歷一場席捲而來的「寒潮」。
一邊是銀行裁員、業務收縮;另一邊則是本土知名品牌轟然崩塌,欠薪風波引發眾怒。這背後,是整個澳洲經濟承壓的真實寫照。
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正在準備10年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計劃,將削減超過1500個崗位。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道,這是新任CEO Anthony Miller為實現其雄心勃勃的成本削減目標而推出的名為「Unite」的計劃的一部分,通過簡化流程和技術來轉型業務。
Miller去年12月上任后,對執行團隊進行了重要調整。他指出,由於西太平洋銀行進軍競爭激烈的商業貸款市場,利潤率縮小,導致上半年業績令投資者失望。
(圖片來源:AFR)
據悉,Miller已重新設定了銀行內部的成本削減預期,要求管理層在未來幾個月內考慮如何將大多數團隊的員工人數減少5%。
根據最新的全職員工統計,裁員5%即意味著約1700名員工將離職。之前一個財年,該公司已裁減了約900個全職職位。
不過,調整也不是一味地削減。Miller在與基金經理午餐會上透露,他計劃新招聘180名住房金融經理,併為抵押貸款銀行家提高薪酬。
與此同時,澳洲聯邦銀行(CBA)和澳洲國民銀行(NAB)也在積極招聘更多住房貸款業務人員。
根據本月發布的中期業績,Westpac報告了員工成本增長5%。此次裁員計劃被視為抵消員工成本增長的一個重要措施。
曾在高盛工作的Miller計劃到2029年將成本收入比控制到低於主要競爭對手的水平。分析師們對這一目標表示懷疑,認為它非常具有挑戰性。
內部消息人士指出,儘管會大規模裁員,但Miller不會削減「Unite」計劃中的工作人員。
該計劃是Westpac的重要項目,旨在通過引入更靈活的技術手段來降低長期成本。
不過,裁員的推進也顯示了Miller在利潤率受損時堅決節省成本的決心。
澳洲央行再次降息令銀行的利潤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在過去一個財年,Westpac的員工開支為59億澳元,占其總費用的55%。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職員工人數為35240人,較2023年減少906人,與2022年相比減少2236人。其中臨時員工的裁減力度更大於正式員工。
自5月初發布業績后,Westpac股價連續4天下跌,因投資者對成本前景感到擔憂。
儘管近期有所回升,但競爭對手CBA和NAB的表現更為出色,這為Miller帶來了更大壓力。
Citi分析師Thomas Strong警示稱,Westpac在商業貸款中的凈利息收入為負,這對其他轉向商業銀行的機構來說是一個警示。
Morgan Stanley分析師Richard Wiles對Westpac對經紀人的依賴和自有渠道流量下降表示了擔憂。
除裁員外,Westpac還計劃通過整合St George業務部分進行成本削減。
與此同時,CBA也在逐步減少員工。金融部門工會指出,CBA及其子公司Bankwest在過去12個月共裁員接近800人。
運動服飾品牌Exoticathletica破產,百萬欠薪曝光!
相比銀行的「精簡瘦身」,本土品牌Exoticathletica的崩盤則更像是一場猝不及防的地震。
這家創立於2014年的昆州運動休閑服品牌,以其大胆鮮艷的巴西風設計風靡一時,不僅受到許多時尚博主和健身愛好者的喜愛,還曾被譽為「澳洲最具個性的本土品牌」之一。但就在今年4月9日,Exoticathletica正式進入破產管理。
來自SV Partners的管理人Matthew Richardson和Terry van der Velde接管后披露:公司目前總欠款已突破1000萬澳元!
令人震驚的是,其中包括拖欠員工工資、假期津貼和退休金在內的總額超過11.4萬澳元。具體包括:7.3萬澳元年假工資
3.7萬澳元退休金
5800澳元長期服務假
3.3萬澳元的解約金
更可怕的是,Exoticathletica還欠聯邦銀行670萬澳元,欠無擔保債權人約540萬澳元,甚至還拖欠運動服裝供應商Active Apparel Group 21萬澳元!
儘管債台高築,公司官網仍在運營,破產管理人正試圖尋求潛在買家,希望藉助出售公司資產來償還部分債務、維持品牌延續。
不止他們!大公司集體「減負」成趨勢
Exoticathletica並不是近年唯一深陷困境的澳企。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兩年內,澳洲已有多家企業進行裁員和業務重組,包括:澳洲聯邦銀行(CBA)及旗下Bankwest裁員近800人
昆士蘭銀行(BOQ)關閉多家分行,數百人崗位受影響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因業務緊縮大幅縮編
業內分析認為,當前的市場環境正倒逼企業「止血自救」:通脹高企、勞動力成本上升、消費動力減弱,使得大中型企業不得不通過裁員、業務整合等方式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本效率。
從銀行巨頭到潮牌新秀,澳洲企業眼下正經歷一場結構性的大考。這不是簡單的「起起落落」,而是一次深層的重塑過程。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或許是跳槽時的風險評估,或許是創業計劃的重新審視,也可能是對「穩定工作」定義的再次思考。
你怎麼看這波企業「求生潮」?歡迎留言討論!
*以上內容系網友走進澳大利亞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