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居然有吃不飽的澳洲人,去翻垃圾桶……
最近這兩年,通貨膨脹、高昂利率的雙重壓力讓高昂的生活成本不斷吞噬著澳洲居民的錢包。
雖然昨天澳聯儲再次宣布降息,澳人可以節省一些房貸費用,但通常情況下,與降息同時到來的,還有房價上漲。
因此,在這一背景下,降息對於澳洲購房者而言,不過是在房價上漲與房貸下降的縫隙中艱難前行。
搬家、兼職······為了生活,澳人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1
澳洲生活成本壓力有多高?
想必很多朋友現在並不了解澳洲如今生活成本的糟糕程度。
澳洲慈善機構The Salvation Army對3586名曾接受該組織幫助的弱勢群體進行了一項調查。
結果顯示,如今澳洲生活最困難的當屬有孩家庭,其中62%的家長正用自己忍飢挨餓置換孩子的溫飽,超40%家庭無力購買奶粉尿布,甚至每20個澳洲家庭就有1戶被迫從垃圾桶中獲取食物。
其他群體的調查數據同樣觸目驚心:醫療斷供:1/3家庭放棄購買止痛藥,基礎藥品成為奢侈品
水電博弈:43%受訪者減少洗澡頻次,20%家庭選擇不開電燈,與黑夜共存
借貸求生:1/3家庭依賴”先買后付”維持基本生活
甚至公務員也無法負擔生活,一位30歲的母親控訴道,”作為政府僱員卻養不起家,每天在汽油費、停車費和托兒費之間做減法。”
這項研究的發布恰逢The Salvation Army啟動年度Red Shield Appeal活動,該活動旨在籌集3800萬澳元,以確保該慈善機構的2000項服務能夠繼續支持處境艱難的澳人。
2
珀斯房價要破百萬大關
雖然如今生活成本壓力已經十分困難,但這似乎並不是盡頭······
昨天的降息消息一出,有專家預測,到2026年初,澳洲官方利率或還將下降1.5個百分點。
經濟學家隨即發出預警:若利率如預期驟降1.5%,澳洲房市恐上演新一輪價格狂潮,未來24個月首府城市房價或暴增12%。
這是啥意思呢?按照目前的房價水平再上漲12%,澳洲首府城市獨立屋中位價將增加14.1萬澳元,達到132萬澳元。
其中珀斯的中位價將歷史性的突破100萬澳元,而悉尼的房價將接近恐怖的190萬澳元。
因此,一些分析師建議計劃購房者儘早購買,以避免大幅漲價。
為啥降息會導致房價上漲?主要還是因為利率下降能提升買家預算和信心,吸引買房者入市。
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的Peter Tulip的模型預測,央行每降息1個百分點,當年房價會漲6%,兩年內增長將達到8%。
以前也有類似案例,幾年前利率從2%升至6%時,房價就在兩年內下降了32%。
珀斯人開始離開城市
為了減輕生活成本負擔,減輕房貸壓力,以前不少住在珀斯的居民,都開始搬家到西澳偏遠地區了。
搬家比價網站Muval的數據顯示,遷入西澳偏遠地區的家庭數量是遷出數量的兩倍以上。
該網站基於2018年以來的41,000多次家庭搬家諮詢數據,將遷入某地區的家庭搬家數量除以遷出數量計算得出一個比率。如果兩者相等,比率為1,比率越高則遷入的家庭越多。
通過該種計算方式可以看到,西澳偏遠地區以2.15的比率位居全澳第二,僅次於昆州偏遠地區。
近60%遷入西澳偏遠地區的家庭來自大珀斯地區(greater Perth),9%來自墨爾本,6%來自布里斯班和悉尼。
西澳增長最快的地區還包括South West(比率2.9)、Mandurah(2.7)和Wheatbelt(2.5)。
Muval首席執行官James Morrell表示,家庭希望通過縮小住房規模尋找更經濟實惠的居住地,這一需求推動了該趨勢。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家庭選擇更小戶型,搬離昂貴的內城區,或遷移至生活成本更低的地區。」
「從具體的數據上來看的話,超過十分之一的家庭在搬家的時候選擇了卧室更小的住宅,四分之一的家庭出售的房產比他們新買的房產更貴。實際上,這正是人們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中維持財務平衡的選擇。」
事實上,雖然經歷了房價暴漲,但珀斯本身仍然是澳洲的房價窪地,呈現人口凈流入態勢,遷入家庭與遷出家庭的比例接近1.9:1。
但並非所有首府城市都和珀斯情況類似——悉尼、墨爾本和澳大利亞首都領地的比率均低於1,意味著遷出家庭多於遷入。
Morrell指出,居家辦公的普及也助推了這一趨勢:”遠程工作靈活性是主要驅動因素,它使更多家庭能夠搬離市中心,在避免長途通勤的同時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
4
澳洲七成打工人開啟「斜杠模式」
除了通過搬家這種方式進行節流,澳人們也會選擇各種副業增收。
最新職場調查報告揭示,澳大利亞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潮,70%的本地職場人已啟動或正考慮兼職計劃。
在受訪的2000名職場人士中,高達90%坦言單一收入難以支撐全年開支。
Robert Walters澳新區CEO Shay Peters指出:”生活成本的持續攀升正在重塑就業市場格局,從業者被迫通過兼職、創業甚至跨州遷徙等多元手段尋求財務安全網。”
Peters分析稱:”薪酬競爭力已取代工作生活平衡,成為職業選擇的首要考量。當基礎生存需求遭遇威脅時,人們不得不做出艱難抉擇。”
這種經濟壓力正引發人口遷徙潮,54%的澳洲人認真考慮跨州發展,期待通過地域轉換實現收入提升、住房成本優化、職業空間拓展。
“居住地選擇已演變為精算課題。現代人像企業選址般嚴謹評估生活成本與收入比,追求財務效能最大化的居住方案正在重構人口分布版圖。”
各州薪酬滿意度調查更凸顯地域性差異:新州:90%受訪者認為薪資追不上生活成本
維州:84%職場人存在薪酬焦慮
昆州:83%僱員對薪資增長失望
西澳:80%從業者認為待遇缺乏競爭力
面對這份職場生存白皮書,Peters向企業發出預警:”這不僅是調查報告,更是人才流失的紅色警報。當薪酬體系與經濟現實脫節,企業將面臨三重人才流失風險——被競爭對手高薪挖角、員工轉向兼職領域,或是人才向低成本州遷徙。”
如今的情況來看,搬家與副業似乎已經成了全民剛需,甚至連澳洲公務員都快要吃不起飯了······
澳洲政府真的需要快點行動,從住房供應、收入分配、產業轉型等深層維度重構民生安全網。
否則,這場成本危機終將從經濟議題演變為社會信任的崩塌!
素材來源:TheWest、9news、Domain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