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噸黃金!一大堆國家,正在瘋狂搶黃金
今年金價最高點,金飾一克就要1000多塊錢。當時適逢四月下旬,臨近五一假期,這可苦了趁假期結婚的小情侶——結婚急用,預算一下子超支了。
萬般無奈下,不少人只好去租金飾結婚。據說一套100克的三金租一天只需1500元,既省錢又有儀式感。
最近兩個月金價有所回落,但仍處於高位,怕是仍然有不少小情侶得去租黃金湊合一下。
想要婚禮金光閃閃風光體面的「代價」越來越大了
(圖:壹圖網)▼
如此高的價格,還有人在拚命買黃金,那就是不差錢的央行。
截至今年五月,中國央行已經連續七個月增持黃金,目前官方黃金儲備高達7383萬盎司,約合2296.37噸。
▼
中國央行增持黃金的操作,看似激進,但和同行一比甚至有點保守。
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共購買了244噸黃金,中國央行買的黃金也就只佔5%多一點。
怎麼全球央行買起黃金這麼瘋,難道央行也想結婚?
黃金,躍升第二
當然不是央行要結婚,而是各國央行買的黃金,和買的其他外匯資產類似,都可以當做儲備資產。
央行持有儲備資產,可以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應對各類緊急支付需求等,總之就是讓國際上知道你這個國家付得起錢,央行兜得了底。
這麼說來,儲備資產得其他國家承認。
美元資產大家誰都認,一些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貨幣如歐元、日元、英鎊、人民幣資產認可度也還可以,所以一般來說美元占外匯儲備大頭,其他貨幣做補充。
至於黃金,那更是人人都認可。
近年來,各國央行大力購入黃金,黃金價格也飆漲,這就導致黃金躍升為全球央行儲備資產第二位,僅次於美元資產。
▼
仔細看近年來全球央行儲備資產變遷,可以發現,美元資產佔比不斷下降,黃金、其他貨幣資產佔比不斷上升。
說明全球央行對美元資產的信心下滑,追求儲備資產多元化,以對衝風險,實現長期的保值增值。
全球央行多元化儲備資產的做法,對我們的投資也有借鑒意義。
黃金怎麼就不是貨幣了?
各國央行在對美元資產信心鬆動時,還是不約而同選擇了黃金。
這簡直是刻在人類基因里的本能。
黃金密度較大,同等質量下體積小,便於攜帶;它延展性好,質地均勻,易於分割;它化學性質穩定,可以長期保存不被腐蝕。
黃金還很稀缺,如今探明的黃金儲量只剩5.2萬噸左右,而人類歷史上已經開採了約20.8萬噸黃金,還沒開採的黃金只有黃金總量的五分之一,采一點少一點。
▼
方便、穩定、稀有,簡直就是天生的貨幣。
黃金在人類歷史上也確實充當了很久的貨幣,哪怕人類發明紙鈔,鈔票幣值也在一段時間內和黃金挂鉤。
但是黃金作為貨幣有個缺陷,那就是它實在太稀缺了,生產力進步的情況下,每年的黃金供應遠遠趕不上財富增長速度。
尤其是如今,像新能源車這樣的產業飛速發展,創造大量社會財富,類似的新興產業還有很多,在紅色火箭新增的「產業鏈」功能就能看到產業發展的量化指標和大事記錄。
▼
而且這個缺陷不說現在,放在幾十年前都很嚴重。
二戰結束后,美國經濟實力最強,黃金儲備最多,所以主導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讓美元與黃金挂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挂鉤。
黃金價格被固定為35美元一盎司,其他國家可以按35美元一盎司的價格從美國那裡兌換成黃金。
黃金地位大大地飆升了
(圖:UN)▼
然而隨著戰後經濟發展,美國購買其他國家產品和服務,新增這麼多國際貿易和投資,讓美國付出了很多美元。二戰後經濟恢復的國家,如歐洲國家和日本,二十年下來積累了大量美元,「特里芬難題」浮出水面:經濟發展讓全世界對國際貨幣美元的需求增長,美國需要不斷向全世界輸出美元;然而美元挂鉤黃金,幣值要保持穩定,這又不能輸出過多美元。
顯然這兩條是矛盾的,矛盾的結果是,其他國家攢了大量美元,多到美國黃金儲備的四倍,這些國家要是一致行動,拿著美元去美國換黃金,都能造成擠兌。
你的儲備夠不夠大家一起兌?▼
而且也真有人這麼做,法國領導人戴高樂就多次將法國持有的美元兌換成黃金。
所以到1971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鬆綳不住了,宣布中止美國向外國政府的黃金兌換,事實上結束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後來各國重新建立起「牙買加體系」,承認浮動匯率的合法性,允許各國自行調整匯率。
從此以後,黃金不再作為貨幣,貨幣發行脫離黃金儲備限制,由政府信用背書,即信用本位制。
各國央行,為何瘋搶黃金?
信用貨幣是用政府信用擔保發行的,大家自然最信任那個實力最強的國家發行的貨幣。
美國綜合國力最強,還通過一系列手段讓美元綁定石油,讓日本、中國等出口大戶購買美債,美元在世界上愈發受到認可,所以在「牙買加體系」建立后的幾十年內,全球央行儲備資產、國際貿易結算和全球外匯交易,用的最多的就是美元資產。
然而這種信任也不是無條件的,如果美國的所作所為,讓其他國家感到財產受到威脅,它們對美國的信任自然會動搖。
比如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后,西方國家凍結了俄羅斯以外國證券、現金或存款形式放在他國央行的相當於3000億美元的外匯和黃金儲備。
其他國家震驚了,要是哪天美國一不高興,我手上的美元資產成了廢紙該咋辦?
而且俄烏衝突爆發后,世界局勢也越來越緊張,地區衝突頻發。
各國央行避險情緒上來了,不約而同想起那句老話,「盛世古董,亂世黃金」,買黃金的動作幾乎就是下意識。
所以之前央行購買黃金原本不多,可從2022年起,全球央行購買黃金量飛漲到1000噸以上,以這個數量級買黃金持續了三年,今年有望成為瘋狂買黃金的第四個年頭。
▼
至於未來金價會如何演繹,就很難說了。
如今金價處於高位,但各國央行似乎還很有買入黃金的熱情。另外,地區衝突爆發會讓資金湧入有避險功能的黃金,而衝突平息黃金又會被拋售價格下降——前段時間以色列和伊朗衝突的爆發和平息就是例子。
這些都導致金價更難以捉摸。
大家沒必要在黃金一棵樹上弔死,不妨學各國央行,分散配置資產,以減少風險。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地球知識局,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