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廢話」越多,家庭越健康
2025年07月01日 14:54
寫在後面在人際關係中,對於「分享欲」
也有一種觀點:不要對別人有太高的期待,要管好自己的分享欲。
彷彿關係中的這些失落和不被回應,都該歸咎於自己;受了傷,也是自己活該。
這種自我反省和自我壓抑,背後藏著的潛台詞是:我們深深地渴望被回應、被看見、被接住。
我也遇到過不少讀者,在親子關係、親密關係里都會感到旺盛的分享欲無處安放。
他們常常問我:到底是我太啰嗦,還是對方太敷衍?
我應該收斂自己的分享欲,還是乾脆放棄這段關係?
如果你也有過這樣的困惑,我想鼓勵你試著問自己:對方不回應我的分享,我心裏有怎樣的感受?
如果我得到了渴望的回應,又會有怎樣的想法?
這些感受里,往往藏著關於自我和關係的答案。這份探索,會比他人的回應,帶給你更多的滋養。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青年文摘,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