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失望了嗎
澳洲央行本月再次降息幾乎已經板上釘釘,這也讓無數澳洲房貸一族們翹首以盼。
不過,如果你正在為此而興奮的話,那有可能會要失望了!
因為根據歷史數據的揭示:即使央行持續降息,澳洲的商業銀行往往不會一直講央行的降息傳遞給貸款客戶。
換句話說,即使接下來澳央行還會降息,但銀行可能不會跟著降了!
貸款比較網站Mozo指出:回顧過去的多輪降息周期可以發現,
銀行在首次降息時往往比較慷慨,會將降息幅度原封不動地傳導給房貸客戶。
但再之後的多次降息,銀行則常常 「打折」 處理。
Mozo金融專家Rachel Wastell表示:從歷史來看,銀行越往後越不願意把降息幅度全部傳導出去。
例如2019年6月,澳央行降息25個基點,超過一半的銀行完全傳導了降息。
但一個月後再次降息時,僅有15%的銀行照做。
到了當年10月,再次降息后,全額傳導的銀行更是只有9%。
疫情初期的情況也如出一轍。
2020年3月,澳央行緊急降息,多數銀行都迅速響應。
但第二次降息時,只有ANZ稍微調整了房貸利率。
到了11月,澳儲行將現金利率降至0.10%,但銀行傳導力度更低:有近四成銀行完全未降息,約四分之一也只是部分傳導。
Wastell說:銀行往往在降息初期表現得較為配合,
但隨著周期拉長,會逐漸開始保住利潤空間,動作變慢。
不過,在今年2月和5月的兩次降息中,各大銀行普遍迅速響應,
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把降息幅度完整地傳導給了房貸客戶,
僅有Virgin Money在2月稍有保留,但隨後也重新調整了其浮動利率產品線。
然而Wastell警告稱:如果本月再次降息,銀行之間可能會開始出現差異化操作。
一旦降息繼續推進,市場將出現分化,
借款人不能再天真地指望銀行會自動 「做正確的事」。
她建議房貸客戶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貸款利率,尤其是那些利率仍以6打頭的人。
如果經歷兩次降息后,你的房貸利率還是6字頭,那就該考慮換銀行了。
Mozo的分析還指出:銀行在 「照顧」 儲戶方面的反應似乎比房貸客戶更積極。
在2月和5月的兩次降息中,我們觀察到不少銀行在房貸利率還沒調整前,就已經先下調了儲蓄利率。
這種策略並不新鮮,因為儲戶的關注度較低。
Wastell強調:隨著降息周期的推進,不論是房貸客戶還是儲戶,都應更加警惕,盯緊銀行的每一個動作。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