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社評刻意矮化台灣形象遭嚴正駁斥

2012年10月25日 8:48

保中國釣示威中出現的青天白日旗

保中國釣示威中出現的青天白日旗網路照片 DR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作者 北京特約記者 周西

針對近來大陸互聯網上對於當年國民黨功過的爭論,《環球時報》日前發表社評,認為“美化當年國民黨政權是地地道道的歷史造假”,不僅如此,社評還刻意貶低台灣今天的民主成就,認為其“絕非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成就斐然”,結論是“台灣這杯水載不起大陸這條巨船,大陸走的路顯然要波瀾壯闊得多。”在全球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環球時報》上述顛倒黑白的觀點,不僅大陸網民不買賬,有台灣媒體也撰文予以了嚴厲駁斥。

《環球時報》出台這篇社評,當然是針對雙十國慶期間大陸互聯網上出現的“民國風”;加上今年年初台灣總統大選時,大陸網民引頸爭看辯論實況;尤其是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激起全國各大城市的示威中,街頭竟然出現了青天白日國旗;上述種種現象似乎讓大陸官方“主流媒體”感到十分驚恐。首先,《環球時報》的社評說,國民黨當年失敗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它已經徹底失去了民心。

對此,網友川人引述台灣《旺報》的評論回應說,不錯,當年國民黨的確因為腐敗無能而失去人心,也因而失掉大陸政權。但大陸當局必須反思的是,為什麼在取得政權六十年之後,在自己的統治區竟然還會出現懷念舊政權的所謂“民國風”呢?!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長期的單一價值觀教育與宣傳制度,在社會漸趨多元后,以往的“官方說法”失去了民眾的信心。60年來民眾曾經相信政府對“民國”的定調,但兩岸開放后,民眾發現真相併不完全是教科書或是宣傳中所說的,國軍才是抗日戰爭的主要角色,民國不但沒有在1949年終結,還在台灣發展出了令大陸民眾仰慕不已的“民主范兒”。

《環球時報》的社評又說,目前台灣雖然仍比大陸富裕,但它的經濟大滑坡已是既成事實,現在必須依靠中國大陸的經濟輸血。對此,《旺報》的文章回應說,兩岸在80年代開啟交流,尤其2008年馬政府執政后,經貿文化交流頻繁,雙方基於互惠互利原則,簽署了多項經貿合作協議,尤其是ECFA的簽訂,使得兩岸的經貿互動更加緊密,這是雙方基於務實需求所建立的合作關係。但《環球時報》卻稱這是大陸對台灣“輸血”,完全忽略了台灣30年來對大陸投資總額超過千億美元,不僅有違兩岸互惠互利交流的事實,輕率判定“大陸成兩岸經濟關係的絕對主導者”也有失公允。

此外,針對《環球時報》稱“台灣的民主成就非一般所想像,台灣社會的撕裂現象是全世界民主社會中最嚴重者,國家認同造成的意識型態對立至今無解”。《旺報》的這篇文章點評說,台灣民主的效能確實不彰,藍綠之間仍有意識形態分歧,但這是民主社會多元價值的本來面貌,況且它還在不斷演化改進中。但經過連續不斷的選舉,台灣已經基本化解了社會重大衝突的因素,不再存在分裂危機。反觀大陸,超高的行政效能固然促進了經濟快速成長,但不容忽略的是,隨之而來的發展失衡現象,正逐漸對大陸的政治整合形成危機,並已嚴重威脅到大陸政權的合法性與社會穩定。

此外,《環球時報》社評中出現的一些情緒化的字眼,例如什麼“國民黨不敗天理難容”、“整個國家窮得像個叫花子社會”、“台灣和大陸的體量差不多是小白鼠和大象的區別” 和“台灣已經沒有突出的經驗可以奉獻大陸社會”等等這樣的論調,基本上違背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原則,從一家大陸官方主流媒體的嘴裏說出來,實在是有失身份,也很讓人意外。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8月在出席兩岸“雙百論壇”時曾表示,“兩岸關係當前的良好局面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兩岸同胞的前途和命運已經緊緊連在一起”。

文章最後強調說,兩岸上一代歷史是慘痛的,但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應致力為下一代創造和平幸福的未來,此刻任何人為干擾、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讓台灣人感覺受到傷害的論調,將不利於雙方互信。因此,《環球時報》在這個時候提出挑撥兩岸民族感情的言論,實非適宜。(台灣旺報言論部) (來源:凱迪社區 發帖人:democracy)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