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改革派領軍人物呼籲限制中共權力

2012年11月07日 14:58

中共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之子胡德平在媒體發表文章,呼籲深化改革並推進憲政法治。

中共改革派領軍人物胡德平近日在《經濟觀察報》上撰文,呼籲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他以國有企業改革為例指出,國企改革反映了黨的意識形 態,代表改革的傾向,"國有企業不能將'利潤最大化',否則就是與民爭利"。胡德平還指出,"權大於法"、"黨政權力干涉司法"的情況"在不少時候"客觀 存在,"推進社會主義憲政的建設和落實"因此是"時代對於中國作為執政黨的基本要求。"

Hu Yaobang, General Secretary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shown, in September 1982. (AP Photo)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

"憲政是出路"

文章中,胡德平比較了封建家天下的中國與共和公天下的中國的根本區別,指出皇權專制時代是"皇帝口含天憲",辛亥革命后的民國則有了建設憲政的要求,而中 國共產黨建立新的國家政權后,基本任務之一就應是"推動憲法實施,推進社會主義憲政的實施 "。胡德平還從保障共和國主權的角度以及"文革"的教訓來闡述憲政的重要性。他寫道,"文革"的災難如此慘痛,"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憲法和法律成為空 文。這個教訓需要深刻記取。"

胡德平在文章中還警告說,權大於法、黨政權力干涉司法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危害國家的健康發展,侵犯人民的權利,也損害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能力。"

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Yang_JishengYang Jisheng (simplified Chinese: 楊繼繩; traditional Chinese: 楊繼繩; pinyin: Yáng Jìshéng; born November 1940[1][2]) is a Chinese journalist and author of Tombstone (Mùbēi),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Great Chinese Famine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Yang joined the Communist Party in 1964 and graduated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in 1966. He promptly joined Xinhua News Agency, where he worked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2001. As of 2008, he was the deputy editor of the journal Yanhuang Chunqiu (炎黃春秋) (Chronicles of History) in Beijing.[1][3] Yang Jisheng is also listed as a Fellow of China Media Project, a department under Hong Kong University.[3]***eingestellt im Juni 2012

社會批評學者楊繼繩

改革派:憲政應以民主選舉為基礎

胡德平的父親胡耀邦對主持平反大量"冤假錯案",帶領中國共產黨走出文革混亂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87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因允許學生參加呼籲民主改革的遊行而被迫下台。1989年胡耀邦的逝世間接導致了89天安門民主抗議活動的爆發。

據香港媒體報道,胡德平近期曾與的接班人、國家副主席就中國今後的政治改革進行了討論。習近平在會談中表示將推動政治改革。

曾任新華社高級記者的社會批評學者楊繼繩向法新社表示,近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和改革派人士中展開了一場有關推動憲政民主的討論,因為現在中國沒有權力平衡,也沒有對權力的限制。

鮑彤

中國的改革派人士認為,憲政政府必須基於民主選舉。89民運后入獄的中共高層官員、秘書鮑彤向法新社表示,如果 中共國家主席由人民選舉,那麼中國才是一個共和國。現在的中國儘管名義上被稱為共和國,但更像是一個帝國王朝。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