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這四個表現 說明你體內的尿酸鹽「堆積如山」 保命早知道
食用百合(pixabay)
一些花草茶,對排尿酸有奇效,如葛根茶、蒲公英根茶或者桑葉茶等等,也可以幾者搭配在一起,經常飲用,不僅可以預防痛風還可以保養身體。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徵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
主要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
痛風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現。
痛風四個臨床表現
痛風多見於中年男性,女性僅佔5%,主要是絕經后女性,痛風發生有年輕化趨勢。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癥狀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臨床表現如下:
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徵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于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於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
蒲公英(pixabay)
2、間歇發作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后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後遺症狀,或遺留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以後進入無癥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余年後複發。
多數患者1年內複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癥狀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受累關節一般從下肢向上肢、從遠端小關節向大關節發展,出現指、腕和肘等關節受累。
3.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皮下痛風石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是長期顯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于皮下、關節滑膜、軟骨、骨質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結果。
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廓,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皮膚表而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
皮下痛風石常與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並存。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
臨床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慢性期癥狀相對緩和,但也可有急性發作。
葛根(網路圖片)
4、腎臟病變
(1)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鹽晶體沉積于腎間質,導致慢性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
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結石尿中尿酸濃度增高呈過飽和狀態,在泌尿系統沉積並形成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於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
結石較小者呈沙礫狀隨尿排出,可無癥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和積水等。
(3)急性尿酸性腎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驟升高,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
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晶體。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即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繼發原因引起。
茯苓(網路圖片)
自我保養
痛風常併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脂血症,患者應遵守如下飲食原則:
(1)保持理想體重,但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症或痛風急性發作。
(2)盡量少攝入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
(3)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麵食等。
(4)蛋白質可根據體重按照比例來攝取,1千克體重應攝取0.8~1.0克的蛋白質,並以牛奶、雞蛋為主。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後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滷肉。
(5)大量喝水,每日應該喝水2000~3000毫升,促進尿酸排出。尤其是一些花草茶,對排尿酸有奇效,如葛根茶、蒲公英根茶或者桑葉茶等等,也可以幾者搭配在一起,經常飲用,不僅可以預防痛風還可以保養身體。
桑葉(pixabay)
將甘葛、百合、梔子、蒲公英根、茯苓、桑葉六者搭配在一起,製成甘葛茶茶包,每天一包,熱水沖泡。
甘葛,出自於《滇南本草》,又稱為葛根,其含有葛根素、葛根皂苷、多種生物鹼等成分,有助於降低痛風性關節炎、關節腫脹。
研究發現,甘葛提取物對炎症細胞水平的抑制作用明顯,能增加組織一氧化氮向血液中釋放,從而降尿酸、護肝腎。
梔子,含有梔子苷,可促進尿酸排泄,降低尿酸水平。
百合,有利尿作用,還有秋水仙鹼,可降尿酸。
蒲公英根、茯苓、桑葉,均有利尿、消腫、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六者搭配在一起,每天泡水喝,降尿酸、防痛風。
(6)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5克。
(7)限制酒精飲料。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
(8)少用強烈刺激性的調味品或香料。
(9)限制嘌呤攝入。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患者應禁食內臟、骨髓、海味、發酵食物、豆類等。
百合花(pixabay)
自我防護
預防痛風應該注意
對於痛風的預防主要是針對易發痛風的危險因素進行預防,預防對象是痛風家族史直系親屬、體力活動少、嗜酒、營養過剩和肥胖者,以及體檢發現血尿酸偏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1)加強對疾病的認識,高危人群應該有意識的避免攝入高嘌呤含量的食物。
(2)不可暴飲暴食、避免營養過剩及肥胖,保持理想體重。
(3)勞逸結合,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交替進行,並持之以恆。
(4)遠離吸煙、嗜酒等不良嗜好。
(5)合理安排生活。生活要有規律及節制,培養樂觀主義精神,經常參加文娛及體育活動。
梔子花(pixabay)
(6)定期體格檢查。體格檢查對預防痛風非常重要,尤其是40歲以上者或肥胖的男性,應每1—2年做一次體格檢查。包括尿酸水平測定,以早期發現高尿酸血症患者、防止向痛風發展。
(7)藥物治療高尿酸血症,定期複查血尿酸水平,保持其正常水平。
來源: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