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理事會主席訪華兩手空空? 米歇爾與習近平「各說各話」

2022年12月04日 14:19
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本月1日對北京進行了一天的訪問,幾乎是兩手空空地離開了北京。北京發表的聲明並沒有顯示中國的立場有任何的改變。 (Photo by Nik Oiko/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主席本月1日對進行了一天的訪問,幾乎是兩手空空地離開了。北京發表的聲明並沒有顯示的立場有任何的改變。 (Photo by Nik Oiko/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歐盟理事會主席兩手空空? 米歇爾與「各說各話」

歐盟理事會主席訪華兩手空空? 米歇爾與「各說各話」 https://www.soundofhope.org唐仲寶2022.12.3 01:122022-12-03T01:12:47-08:00歐盟理事會主席訪華兩手空空米歇爾習近平各說各話白紙革命俄烏戰爭貿易夥伴

希望之聲2022年12月3日】(希望之聲記者唐仲寶綜合報導)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 (Charles Michel) 周四(1日)對北京進行了一日的訪問,期間會見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此,法國《世界報》(Le Monde)發表文章中寫道,米歇爾幾乎是兩手空空地離開了北京。北京發表的聲明並沒有顯示中共的立場有任何的改變。

米歇爾與習近平會晤3小時 說些啥?

綜合媒體報道,理事會主席米歇爾12月1日到訪中國,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會晤,雙方進行了約3小時的會談,涉及多項議題。其中米歇爾向習近平表達了歐盟在 「白紙革命」、人權及俄烏戰爭等問題上的立場。

在記者會上,米歇爾表示, 「對歐盟來說,集會權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權利,受到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件以及國家憲法的保障。」

米歇爾還談到了的人權問題,強調 「人權是普世的」,並表示歡迎恢復歐中,使歐盟能夠專註于更廣泛的人權政策問題和人權個案。

勒梅特在文章中指出,歐盟理事會主席得到的,只是習近平的一個象徵性的讓步,這就是:恢復中國和歐盟的人權對話。2021年時,北京暫停了中歐人權對話,當時,歐盟對一些策劃鎮壓新疆維吾爾人的中共官員實施了制裁,隨後,中共立即進行了反制裁,尤其是制裁了一些歐洲議員。

勒梅特認為,在中共悄悄地但似乎是非常嚴厲地鎮壓上周末的反清零政策和反的抗議活動的參与者之際,中歐人權對話有什麼具體結果的可能性很小。北京已經表示,這一對話應該在 「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舉行。

報道說,米歇爾在與習近平的會晤中強調,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希望習近平利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敦促俄羅斯遵守聯合國憲章,放棄動用核武的想法,為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殘暴的破壞和佔領行動作出貢獻。

米歇爾說:「我和習主席一致認為,核威脅是不可接受的,它極具危險性,危及國際社會。」

習近平表示 「中國支持歐盟加強斡旋的努力並領導建立一個平衡、有效和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而歐洲安全架構這個詞,是莫斯科和北京使用的詞,用來表示北約的作用減弱的歐洲。

中共官媒央視引述習近平的話說,通過政治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 「最符合歐洲利益,最符合亞歐大陸各國共同利益」。習近平說:「當前形勢下,要避免危機升級擴大,堅持勸和促談,管控危機外溢影響,警惕陣營對抗風險。」 

美聯社評論說,中共政府過去也曾發表類似的勸和促談聲明,但是卻一直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而且還批評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而就在米歇爾抵達北京訪問的前一天,中俄兩國空軍再次在日本海、東中國海和西太平洋海域上空組織實施了長達八個小時的所謂 「例行性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雙方戰機還首次在對方機場降落。

勒梅特的文章認為,米歇爾與習近平的會談很大一部分涉及烏克蘭衝突。但是,就烏克蘭衝突,米歇爾沒有能夠讓習近平有任何的改變。

此外,米歇爾也談到,由於中共疫情管控,歐盟公司和投資者面臨諸多困難,希望中方放寬市場准入,為歐盟企業提供真正公平的競爭環境。

一周前,駐華歐盟商會曾致信北京市長,敦促當局放棄 「清零」 政策。

習近平則表達了與歐盟共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可靠、共同反對 「脫鉤斷鏈」 和保護主義、共同反對把經貿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的願望。

習近平說:「中方將向歐洲企業保持開放,希望歐盟排除干擾,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中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歐盟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2021年首次突破8000億美元,達到828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5%。歐盟對華貿易逆差每年也高達2300億美元左右。歐盟一方面尋求擴大對華出口,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在重要設備和原材料進口方面過度依賴北京。

上任3年後首次訪華 因為啥?

據報道,11月24日,歐盟證實米歇爾即將在12月1日訪華,在歐洲方面提前釋放了相關信息以後,外界對於米歇爾此訪的討論也層出不窮。德國媒體隨即指出,這是三年內,繼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后第二位到訪中國的歐洲領導人。德國之聲在標題中更直接表示,《米歇爾中國行使命艱巨》。

歐洲理事會官網也表達了歐方的期待。「在緊張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的背景下,這次訪問對於歐盟和中國來說都是一個及時的接觸機會。歐盟和中國(中共)領導人將討論全球挑戰以及共同關心的話題。」

法新社在報道中表示,在中美關係日趨緊張之際,米歇爾此次中國之行面臨著歐洲內部對華持何種立場的分歧。米歇爾一方面要考慮在中國擁有重要經濟利益的國家,另一方面也要顧及一些在上採取激進態度的國家,比方說立陶宛這樣的中東歐國家。

外界注意到,米歇爾此訪有些 「奇特」。米歇爾2019年底就任歐洲理事會主席,12月1日是其上任后首次訪華。同時,這也是十多年以來,歐洲理事會主席的首次 「獨自訪華」。過去十幾年存在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即歐洲理事會主席一般與歐盟委員會主席普遍一同訪華,或者一同與中國溝通。今年的4月1日晚,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同時會見了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

美國媒體的報道卻在渲染歐洲內部對米歇爾此訪的 「詫異」 甚至是 「不滿」。據《政客》(Politico)新聞網報道,多名歐盟成員國外交官表示,他們對米歇爾訪華的消息「感到意外」,並抱怨被蒙在鼓裡。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也體現了歐洲內部對於米歇爾此訪的不同立場以及美國方面的擔憂。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歐盟理事會主席訪華兩手空空? 米歇爾與習近平「各說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