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益一損者——棗

2024年03月10日 18:48
百益一損者——棗(photoAC)
百益一損者——棗(photoAC)

希望之聲2024年3月9日】(編輯:李文涵) 的益處多多,受到眾多的稱讚。《清異錄》載:「百益一損者棗,故醫氏目為百益紅。」

宋朝以前,大棗又有「撲落酥」之雅稱,不僅如此,宋朝醫家寇宗奭還稱其為御棗,有「甘美輕脆,后眾棗熟,而易生蟲,今人所謂撲落酥是也」。而更有「美棗」之稱。

棗(pixabay)
棗(pixabay)

說到大棗不能不聯繫到「囫圇吞棗」的成語,該成語源出自元代白珽《湛淵靜語》中的一則故事,其大意是說:

從前有人在介紹生梨和的功效時說,生梨對人的有益,卻能傷脾;而紅棗正相反,能健脾,卻有損牙齒。有一人聽到他這樣說,就自作聰明地講,我有好辦法,吃生梨時只用牙齒嚼,不往肚裏咽;吃棗子時不用牙齒嚼,直接咽到肚子里去。不是可以兩全其美嗎?

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咽,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者曰:「你真是囫圇吞卻一個棗也。」遂絕倒。

——元•白珽《湛淵靜語》

棗(photoAC)
棗(photoAC)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囫圇吞棗」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混,或學習時生吞活剝、不求甚解。

各種棗類自古至今,無論中外都是重要的葯食兩用佳品。《戰國策》中蘇秦遊說六國,勸說燕文侯之時,說燕國「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於民矣」。

中,棗被視為維持人生命力的重要食物,這裏的棗一般認為是椰棗。在伊斯蘭教的「齋戒月」里,虔誠的教徒每天在日出之後至日落之前不進食物,在此期間他們都要食棗以防精神和體力衰竭,防治百病。因此在伊期蘭教的經典《古蘭經》里,棗被贊為「生命之果」。

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大棗列在「養命可常服」的上品藥物之中。大棗因加工方法不同而有紅棗、黑棗之分,入葯則首選紅棗。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清初江南張璐(1617—1699年)業醫六十余載,他在79歲高齡時完成了《本經逢原》,這是他眾多醫學著述中惟一一部論述藥物的佳作,書中明確指出:「古方中用大棗,皆是紅棗。」

大棗入葯,以色紅、肉厚、飽滿、核小、味甜者為佳。

棗(photoAC)
棗(photoAC)

藥用大棗可補益

大棗味甘性微溫,入脾、胃、心、肝經。有補脾和營、益血止血、養心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這是對大棗藥性的認識。

大棗為中醫常用藥,廣泛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婦人臟躁等症。據統計,東漢名醫張仲景《傷寒論》中所載113個方劑,有半數以上的方子中都配用了大棗。大棗的補血作用,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過敏性紫癜等頑固性出血疾病有較好療效。

大棗在藥用時一定是連核的,而且要求擘開后入煎劑。當然,如果系製備中成藥,需要單獨取用棗肉時,則不在此列。

在中醫湯劑處方上,有時常見到「姜棗為引」,意即該湯藥以和大棗為藥引。

大棗和生薑是中藥配伍中最常見的葯對(葯對是中醫臨床常用的相對固定的兩藥味的配伍組合,如生薑與大棗、乳香與沒藥),也是中醫湯劑用藥中最常用的藥引。

大棗與生薑配伍后,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從而有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和作用的發揮,故姜棗同用常作為補益劑和治療營衛不調處方中的輔助品。

對此姜棗配伍,有不少名家論述。

著名的儒醫陳修園在《神農本草經讀》中說:

「生薑與大棗同用者,取其辛以和脾胃,得棗之甘以養心營,合之能兼調營衛也。」

著有《本草思辨錄》的清末名醫周岩解釋說:

「生薑味辛色黃,由陽明入衛。大棗味甘色赤,由太陰入營。其能入營,由於甘中有辛,惟甘守之用多,得生薑乃不至過守。生薑辛通之用多,得大棗乃不至過通。二物並用,所以為和營衛之主劑。」

而近代名醫張錫純更用「妙品」二字來稱讚姜棗同用之配伍:

「大棗若與生薑並用,為調和營衛之妙品。」

可以看出,中醫運用姜、棗配伍意義甚大,許多方中都少不了這兩味日常最為普通的食物。

冬天紅棗配「3寶」,養血安神健脾胃(pixabay)
棗(pixabay)

大棗可作藥物載體

中醫用治病的歷史極其久遠,大毒、劇毒之葯往往用於攻克頑症痼疾。然用毒藥之時,必須注意趨利避害,治病的同時要避免藥物對人體的毒害。

大棗就是一味很好的毒藥載體,古代常將其與毒藥同用,以求減輕或緩和毒性。如李時珍將劇毒藥斑蝥去頭翅后,放入去核的大棗中煨熟,去斑蝥而食棗,用於治療反胃嘔吐。過去外科常用的治療走馬牙疳(即壞疽性口炎,又稱口頰壞疽)的名方「信棗散」,是將劇毒的砒石放入去核的大棗中,燒枯后與黃柏共研細末即成。

關於大棗當作藥物的載體,不妨舉「葯棗巧治病孩」的經典案例:

清朝名醫王旭高(1798—1862年),號「退思居士」。曾治一幼齡病孩,形瘦面黃,痰多食少,晝日咳嗽,夜卧則喉中喘吼有聲,病已半年,「而性畏服藥」。診為脾虛而濕熱痰蒸,阻之於肺。因病兒不肯服藥,遂用藥棗法。

取人蔘、茯苓、白朮、甘草、陳皮、半夏、蒼朮、厚朴、川貝母、榧子,共研細末。另取大棗100枚,去核,將上藥末納入棗中,用線紮好,每枚大棗約入葯末1克為準。再用葶藶子30克,煎湯煮棗,待棗軟熟,不可大爛,取出晒乾。患兒飢時將棗細嚼咽下一枚,每日可用五六枚。使用這種葯棗療法之後,竟收佳效。

半夏(公有領域)
半夏(公有領域)

這位病孩畏懼服藥,王旭高就巧用藥棗,變葯治為食療,實變通之法,獨具匠心。而他所本的方法,當首見於元朝名醫葛可久。葛可久擅治虛勞,所創「白鳳膏」,即以大棗去核,納入參苓白朮散,置於黑嘴白鴨肚中,加酒用火煨烤,吃棗食鴨,葯食同用,而無苦藥之累,實為巧法。兩位名醫,各現高招。即在今日,以上諸法猶有應用與參考價值。

歷史上,卻也有把棗當作藏毒的媒介用來殺人的故事。這就是三國時「毒棗殺弟」之事。這牽扯到了一樁歷史謎案,曹丕登基后,他的兄弟曹彰壯年暴亡,有些不明不白。《世說新語》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版本的幕後故事:

曹丕登基為帝,他的弟弟曹彰任城王,驍勇壯猛,且手握兵權,令他十分忌憚。有一次,他們在母親卞的住所一起下圍棋。曹丕準備了鮮棗,卻暗藏毒藥于棗蒂中,二人邊下棋邊食用。曹丕專挑沒毒的吃,而曹彰不知情,把毒棗吃了下去。不一會兒,曹彰毒性發作,卞太后趕緊找水救曹彰,想讓他大量飲水后,嘔吐以排除毒物。但曹丕事先讓人毀掉了所有的瓶罐。情急之下,卞太后光著腳跑到井邊,卻沒有東西用來汲水,結果曹彰中毒死去。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合共圍棋,並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復欲害東阿王,太后曰:「汝已殺我任城,不得復殺我東阿!」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兄弟相殘,如此悲劇!赤心的紅棗,卻被用作道具。

本文章或節目經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百益一損者——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