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映虹:中國政治的「亞文革」狀態

2024年06月25日 18:45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程映虹 20130615

最近中國官方准意識形態的新四論(楊曉青的”憲政屬資論”,”黨性神性論”、解放軍報的”宇宙真理論”、劉小楓的”新國父論”)引起了軒然大波。有消息說,這些文章其實是為某個有關意識形態的紅頭文件作注,可以說是這個文件的對外版。

很多人把這些意識形態口號的問世稱為”第二次”的信號,但我認為是”亞文革”(或者也可說是”次文革”或”半文革”)的發作。更確切地說,文革結束已經有一代人的時間了,但始終處於”亞文革”的狀態。今天的,要重演文革是不可能的,歷史也不會複製一個文革。但形形色色的”亞文革”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塊土地,它時強時弱,時隱時現,一直是黨國施政的一種方式。

什麼叫”亞文革”?就是文革的那些極端表現消失了,文革政治也不再能囊括國家政治生活,更不用說是社會生活,但它的一些主要形式仍然保留下來並時不時地重返政治舞台。在這個意義上,”新四論”和文革的聯繫並不在於它們的具體內容(例如劉亞洲說黨性就像基督教的神性,黨就像引領以色列人的摩西等等,放在文革中他會為了這些話或者被紅衛兵活活打死,或者被軍管會判處死刑緩期執行),而在於重大以這種文革的方式被傳遞出來。

文革政治的那些極端表現,如狂熱的,殘酷的黨內路線鬥爭,社會分裂和大規模武鬥,以及思想文化的極端禁錮在今天的並沒有完全的對應存在,但不乏類似的現象。例如前幾年在重慶的地位和他在毛左新左和形形色色的民粹主義者中的影響離個人崇拜已經不遠了。”紅歌”運動也是文革”革命文藝”的翻版。八十年代至今黨內的權力鬥爭從來沒有中斷過,也有過重大事件,只是沒有用路線鬥爭這個名詞(今天常常用反腐的名義)。至於社會分裂,其他不說,就在如何看待毛和毛時期的中國這個問題上,兩派在程度上已經很象文革時的派性之爭了,而且是全國範圍內劃線的派性,而不是像文革時候各地不同的派性。這種分裂也已經有了個別的肢體衝突,只是沒有發展到武鬥的地步。

文革政治的理論原則是階級鬥爭和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這個原則自八十年代以來早就以反自由化和反和平演變的名義復活並一直在用,並且得到了反分裂鬥爭口號的強化。

今天”亞文革”的主要形式,一是黨內文件比法大,內部文件是最重要和權威的政治信息,內部傳達文件又是最重要的信息傳播途徑。二是通過報刊公開發表一些高度意識形態化和政治指向性的文章,而這些文章往往就是”中共中央中發某年第某號文件”的對外版。這是兩個最文革化的現象,也是當代中國在信息傳播上和世界潮流最背逆的現象。凡是有這兩個現象出現,就會讓人們感到時光倒轉,條件反射地想起文革。”新四論”和它們背後的那個文件,不就是這兩個典型嗎?

今天,中共黨政系統中重大信息仍然採用內部先傳達的方式,這是體制內的人都知道的,如正式就位后發表的南巡講話就是如此,而這次幾篇黨報軍報的重要文章更是重大政策的信號或者政治試探。這讓人想起二十二年前,內部傳達的”南巡講話”和南方日報一篇公開的”東方風來滿眼春”的長篇報道就此逆轉了1989年後向左轉的政治風向。這完全和文革時大事小事都由黨報社論和評論員文章開道,在重大政策導向上,兩報一刊社論和評論員文章比法律、也比人代會和國務院更有權威一模一樣。在一個民主、開放、多元的社會的人眼中,重大政治問題以這種方式提出並以這種方式解決,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所謂”亞文革”狀態實際上表明無論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取得了多大進步,也無論中國對外開放到什麼程度,面對最重大的政策分歧和社會衝突,掌權的政治集團除了”文革那一套”,還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什麼別的辦法。最說明問題的,就是還用報刊文章來發出政治信號。無論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無論是”左”還是”右”,都離不開這個法寶。

這些年來,”文革又來了”的恐慌,多半是由某些報刊文章引起的;而”要搞民主了”的欣喜,也常常是由同樣的渠道產生的。

精英離不開用”文革那一套”來處理矛盾和衝突,連信息發布也要利用”兩報一刊”的意識形態口號的方式,因此中國高層政治一直處於”亞文革”狀態。而對於很多從來不知道民主為何物的普通民眾來說,文革也是他們最熟悉(可能是唯一熟悉的)的解決矛盾和衝突的辦法。因為除了動亂、匱乏和貧窮,文革的造反和無序,也何嘗不是對被剝奪和欺辱性的社會秩序的報復?如果在權貴的財富和權勢面前自己反正一無所有,文革又怎麼會損害自己?這種心理可以說是”亞文革”狀態在社會底層的基礎。

說到底,文革是毛的遺產。毛拒絕現代國家的治理方式,拒絕現代社會處理不平等、矛盾和衝突的辦法,發明出一個文革,連信息發布的方式都和普世各國不一樣,一方面拒絕新聞自由而另一方面又讓黨報黨刊的政治權威和作用凌駕于立法機構和政府之上。三十多年後的中國社會仍然處於這種治國方式的亞狀態中。

“新四論”拒絕憲政和代議民主。而拒絕了這些,中國人所知道和有經驗的解決社會矛盾和衝突的替代方式也只有文革了。今天的中國也還沒有,但又有文革中達到頂點的黨報黨刊的話語霸權。二者相結合的結果,就是離奇古怪的”新四論”引起的恐慌和緊張。但回過頭來看一下,文革不是一直以這樣那樣的亞形式存在於中國政治中的嗎?

——轉自民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