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虧!多名華人銀行存款消失,投訴無門

2024年06月25日 22:00

吃苦耐勞,辛辛苦苦攢的錢存在里,真的就安全嗎?

存在銀行里的錢竟然人間蒸發,還發生了不止一起?

周五下午,多名華人因個人信息被盜導致金額損失的受害者在紐約華美銀行門口抗議。

法拉盛社區守望互助隊隊長朱立創表示,三名受害者皆因存在銀行的錢遭盜轉、支票被盜領,向銀行索賠卻不得其果,其中一名受害者更遭盜領近4萬元;集會者呼籲銀行應重視客戶權益、改善系統漏洞。

買房首付不翼而飛

華美銀行客戶林女士介紹,她開了該銀行的儲蓄賬戶並存入14萬美元用於買房的首付,卻被人轉走好幾筆。

2020年8月19日因計劃貸款買房,她將首付款存入準備貸款的布碌侖()8大道的華美銀行,總金額為14萬5000元,但在10月28日,她發現帳戶竟無故消失了近4萬元。

林文輝前往79分局報案,但是因為需要調取監控等手續,年近七旬的林文輝跑了多趟,「又是疫情啊,又不懂英文,真的很辛苦」。

在她將所有的警方立案報告發給銀行后,被告知證據不足;於是她只能求助華埠一律師,對方在2021年9月收取她3500元后,直到今年1月才告訴她,無法解決,之後竟然人間蒸發,再也不回復林女士。

當天抗議者剛好在華美銀行門前,銀行門店的負責人林先生和田先生出於謹慎先將大門關閉,之後兩人出來和受害者進行了溝通。在聽完受害者的敘述之後,兩位經理表示,已經記下了受害者的聯繫方式和所有信息,但因事情不是在法拉盛的華美銀行發生,而且他們暫時也不清楚案情,因此需要先了解狀況,但不能確定「多久可以解決」。

銀行關閉支票被他人兌取

另一位受害者左建華表示,她在2023年2月向兒子的帳戶轉帳1萬元,在接到銀行打來的確認電話時,因為不會英文,在溝通上出現問題,導致銀行決定將其兒子的帳戶在60天內關閉。

銀行表示,帳戶餘額1萬5848元將通過支票形式退還。同年4月13日,由於仍未收到銀行承諾的退款支票,左建華的兒子再次聯繫支票狀態,客服表示支票已於當年3月28日寄出。

然而,在2023年5月10日,左建華從緬街分行得知,支票已在4月18日被他人兌現。左建華感到失望的同時,要求花旗銀行全額退還被盜款項,為失職負責,但至今沒有得到一個明確回復。

Zelle失竊得而復失

同樣是受害者的謝先生表示自己被盜刷的更加匪夷所思。去年5月16日,謝查看自己大通銀行的帳戶,發現前一天被轉走2000元,而他竟然未像往常一樣收到到簡訊通知,於是他立刻向銀行反映,並在17日收到銀行轉來的2000元賠償。

但是到5月30日,他發現銀行再次扣除這筆錢,給出的解釋是,經過調查確認5月15日的轉帳是謝先生自己轉出的。

謝燕清隨後去管轄事發地的報警,了解情況后,表示無法立案,謝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

他回想起來,事發當天,他上的大通銀行應用消失,他重新下載才找回來。目前他未關閉該銀行帳戶,「改了密碼,但是不敢存很多錢了」。

被盜刷在華人群體里屢屢發生,法拉盛社區里組建了互助隊,隊長朱立創以及這三名受害者認為,銀行有責任。過於輕鬆過於疏忽讓別人把錢取走。

朱立創表示,他組織的銀行投訴維權群有400多人,大多數人遭遇的情況和三人類似,但是鮮少有人真正把損失討回,且大多數受害人都為語言不通的老人,也不擅於使用電子產品,銀行轉帳方面也有疏忽,當事人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就透露了信息,所以至今為止沒有很多解決辦法,很多事情折騰多年,在原地踏步。」

目前除了華美銀行,另外兩家銀行花旗和大通銀行的支行工作人員對案件都沒有進行回應。

存在銀行里的錢到底安不安全,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不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類似的新聞大家都看到不少,也希望專業人士來給大家支支招,怎麼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賬戶安全。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