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大西北,才知道啥叫屎到臨頭
1
朋友們,不瞞你們說。
我這人出門旅遊別的不怕,最怕屎到臨頭。
尤其是一到了西部大地,很難不產生廁所焦慮。
雖說人有三急,但大西部的廁所不允許你急。
因為這兒除了湖泊與高原,大漠與孤煙,草原與雪山。
還有真正的屎與遠方。
(預警:強烈建議各位不要在飯點閱讀本文)
首先必須說明啊。
其實西部大多景區、高速服務區的公共設施都相當完善了。
但咱要想深度游,進入未開發的牧區或山區,那確實沒法要求廁所的條件有多好。
這一路上的廁所吧,水廁一定是金字塔頂端,其次是泡沫廁,最後是人人聞之色變的旱廁。
要看到還湊合的廁所,沒感覺也得逼自己來感覺。
否則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會遇上什麼樣的廁所。
如果是去新疆,本地人和遊客都會告訴你:北疆的廁所情況要比南疆好一些。
要想在南疆的戈壁灘上找廁所,大概率就是一個小土坡上搭了塊鐵皮和木頭。
但碰到這種廁所都已經算是開了大獎。
雖然隱私性差了點,但好歹還有個下腳的地方。
(圖源小紅書@哥譚市的大頭目)
不像有的廁所看似四周都給你圍上了,但一進去就有種一步踏錯終身錯的危機感。
甚至連腚都不知道該往哪邊放。
(圖源小紅書@寵蟲妹?)
據網友@那邊便利店洋芋片只要半價分享:「去新疆巴音布魯克經過一個高原收費旱廁,是兩塊木板搭在山體懸崖邊上的。
從中間的蹲坑看下去,我能看見兩座山:一座雪山,一座屎山。」
還有網友覺得文字描述不夠直觀,於是貼心地把伊犁某廁所的真實情況畫了出來。
打開門的那一刻,眼前不是滿坑的排泄物,而是滿坑、滿地、滿牆的排泄物。
但以上這些情況不算過分普遍,可能有些去過新疆的朋友們甚至從沒遇見過。
但去過川西某些景區旅遊的朋友一定感同身受。
一說到川西,必有人提起紅海子的廁所,可以說是字面意義上的「臭名昭著」。
全網廁評都出奇地一致:「避雷榜首,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熏到流淚,不斷有人吐著進去吐著出來。」
我很慶幸沒在網上搜到實拍圖,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據網友描述,川西部分景點的旱廁都是幾個坑位一字排開,幾乎沒有遮擋。
人類苦苦維持的社交距離在一刻直接回歸到了伊甸園時期。
(圖源小紅書@Chin)
有的廁所選址還刁鑽。
要麼建在懸崖邊上,讓人類也體驗一把鳥類凌空拉屎的快感;
要幺正對著深不見底的樹林,莫名讓人有一種拉完屎后想直接抓著樹枝盪走的衝動。
(圖源小紅書@RandyPeng)
雖然條件差,但實在憋到人體極限的時候,碰到這種廁所咱就偷著樂吧。
畢竟有的旱廁還不讓拉屎,拉屎罰100。
(圖源小紅書@老畢了~)
當然了,青甘線上的遊客也沒好到哪去。
很多人這一生謹言慎行,終於在鼓起勇氣蹲進旱廁的那一刻,徹底領悟了什麼叫「針尖對麥芒」。
青甘線上知名度最高的還要數大柴旦的某處旱廁,五米開外就熏得人睜不開眼。
網友辣評:「感覺去年的排泄物都留在裏面,懷疑自己隨時會沼氣中毒。」
所以哪怕是碰到那種只靠一塊木板子支起來的廁所,排隊的人也都不老少。
(圖源小紅書@老丟今天會瘦嗎)
但事實上,西藏更是重量級。
要不網友們怎麼會集體哭訴:「你們從西藏回來的嘴可真嚴啊,這麼大的事是一點都不肯透露。」
比如西藏色季拉山口的公廁,據遊客描述:那兒不僅沒有下腳之地,裏面那些內容物已經直接堆到了廁所門口。
有人反手做局部清潔的時候,還一個沒注意不幸推塔了。
地上的東西能躲則躲,但帶屎的蒼蠅那是避之不及。
除了旱廁,還有海拔4800米的天空之廁。
有網友一邊蹲坑一邊欣賞山川壯麗,結果底下一颳風,全返臉上了。
也難怪大家都說,去西部旅行,最好還是練就一項特殊技能:拉野屎。
有網友去了一趟新疆,直接回歸了動物本性:「在新疆待了大半個月後,我現在看到無比漂亮的地方就想撒泡尿標記一下。」
所以大家在草地上、沙漠里看到奇形怪狀的石頭不要亂撿,可能只是風乾的糞便。
小紅書上有博主分享西北美景,發出來才發現照片里不小心拍到了遠處有人正在方便。
我們在這裏真誠建議各位帶把傘,不是為了防晒,主要是怕丟臉。
但我覺得碰到以上這些廁所都不算太糟糕。
最痛苦的還是艱難上完后,在下一個路口碰到了乾淨明亮的現代化公廁。
2
沒去過的朋友可能會問:那為啥每年還有那麼多人往大西部跑?
就像咱們前文提到的,其實大部分熱門景區都已經儘力完善了周邊配套。
而且現在網上也都能搜到去各個景點上廁所的攻略。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
人人都是奔著大西部無與倫比的自然景觀去的。
在一條吐槽西北拉屎不友好的帖子下,有大哥話糙理不糙:自己要能看到這麼好的風景,讓他吃那玩意都願意,根本不會在意擱哪兒拉。
這種心態好是好,但也沒法解決現實的不便之處。
所以遊客們在這方面主動做出過很多努力,有帶一次性用品的,乾淨衛生,還方便帶走處理;
(圖源小紅書@lulubyyang)
有帶兒童坐便的,好清潔,能循環利用;
有帶小鏟子和帳篷的,挖個坑,拉完也好埋;
甚至還有提議帶貓砂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實踐一下。
實在解放不了天性,那咱只能憋著了。
一個人要是戰勝了括約肌,這輩子大概也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了。
其實今天聊了這麼多,絕不是為了勸退大家。
只是想把旅行中存在的個別現象說出來,讓還沒去過的朋友們心裏有個底。
咱們祖國大西部幅員遼闊,有的地區本就人煙稀少。
再加上水資源珍貴,一到冬天上凍也無法用水,現代化的水廁自然就沒那麼常見。
公共廁所也是所有建築類型里,管路集成度最大、單方造價最高的。
不光涉及了排污、上下水、末端處理、通風清潔,在日常管理還有維護等問題上也有著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們確實無法在短時間內奢求太多。
各地旅遊局也不是沒做出努力,比如像西藏,當地已經在積極呼籲要進行廁所革命。
而現實就像網友說的,其實廁所問題在整個旅途中只佔到了0.1%,其他時間都在因為壯闊的自然風光而感動。
更何況,大自然從來不是服務於人類的,是人類主動想要走進大自然。
當我們走進自然的時候,不止是走進美景走進自由,也是走出了人類文明建造起的舒適區。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ONE文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