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的受賄清單,觸目驚心

2024年09月06日 6:39

al 財鑒君 財聞要鑒 2024年09月02日 20:56

古人說過:「縣令好,國家治」。

縣官又叫「百里侯」,在其管轄的方圓百里,掌握著行政、司法、審判、稅務、兵役等大權,幾乎就是當地的王侯。

縣官重要,手中權力也極大。古代有一句民諺:「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意思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功名蔭庇的普通富戶,縣令不高興,隨心所欲可以合法地讓你家破人亡。

雖然不同於縣令,但手中權力也很大。

陳行甲在一次訪談中談到,當他在湖北巴東擔任縣委書記時,曾有另一名書記和他開玩笑說:縣委書記晚上做個夢,第二天就能有人給你實現。

正因為縣委書記位高權重,一旦守身不正,對整個縣的經濟發展,都會產生惡劣影響。

張瀚時,貴州大方縣縣委書記。

這位張書記剛參加工作時,也是接地氣的,他曾在貴州省織金縣以那區中學當老師,後來到縣委辦寫材料,然後下到鄉鎮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

2018年5月,張瀚時落馬。

據檢方指控:張瀚時在擔任大方縣組織部部長、縣長、縣委書記等職務期間,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和他人謀取私利。他收受了84人的賄賂,共計195.5萬元。

張瀚時受審后,他的清單曾在網上被曝光,引起很多人圍觀。

因為這份受賄清單,實在很有特點。

最大特點,就是:大肚能容,容全縣幹部可送之錢。

來來來,奇單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看完這個清單,你是不是也有同樣感覺:這位縣委書記收起錢來,真是兼容並蓄、來者不拒,胃口雜得很。

張翰時收錢,還有自己一套哲學:賣官鬻爵最安全,因為一手收錢、一手給官,「錢貨兩清」、互不虧欠,而且買官者自身職位來路不正,不會主動「反水」,所以最安全不過。

悟透這套「九陰真經」后,張瀚時就開足馬力斂財,比如,那個李朝義,表示了17000元「心意」,連升三級;那個楊章賢,進貢了23000元,直接從某鎮鎮長提拔副處……

自古貪官必好色,好色必貪官,張瀚時也逃不脫這個規律。

在斂財的同時,他還不忘忙裡抽閑,以權換色,與多名女性發生不正當性關係。

最搞笑的是,張瀚時一審開庭時,還振振有詞地自我辯護:

1.對我案件的處理,應考慮大環境,社會風氣,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當時,各行業給領導送紅包,普遍存在。我坦白交代了,如果因此從重處罰,對我不公平。

2.后收斂,僅有三十余萬,數量較小,僅佔總數的六分之一;

3.未收受企業老闆的任何錢財,是很不容易的,請求從輕處理。入后,認真學習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得知20萬不滿300萬,可判處3-7年。

貪官常有,如此寡廉鮮恥的貪官,倒還是不多見啊!

這一點有點像《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干起壞事來不畏鬼神,從來沒有對權力的敬畏,等真正遭到懲罰的時候,為時已晚。

當然,最倒霉的還是大方縣,可以想見,縣委書記如此胡作妄為,會對當地的生態造成多大的破壞!

權力是個雙刃劍。

用得好,可以做好事、為民造福;用不好,就會害人害己。

現代社會,有人掌握權力,是為了實現理想;有人追逐權力,是為了滿足私慾。

前者體現了人之為人的崇高,後者本質上則與無異,只不過是「衣冠禽獸」而已。

慾望,是人類的本性,也是人類的動力。沒有慾望,人類就無法進步和發展。

但是,慾望也是有限度的,也是有代價的,放縱慾望者必被慾望反噬。

好色者,敗於色;好財者,亡于財;好名者,死於名。

請牢牢記住三省堂楹聯的這段警示吧: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莫到那時身陷牢籠、家族貽羞,再後悔為時已晚!

注: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請您方便的話,給本文點個「贊」或者「在讀」。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習慣。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