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到可怕!判斷伴侶愛不愛你的1點
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出門逛街,看到可愛的東西,總是忍不住地摸一摸、捏一捏;
無論是商場里可愛的小玩偶,還是地鐵上肉嘟嘟的小寶寶,都逃不過你的「魔爪」;
見到好久不見的朋友,會立刻上前擁抱、牽手、貼貼;
到了晚上,一定要抱著伴侶或毛絨娃娃入睡,才能感到滿滿的安全感。
其實,這一切都來源於人性對撫觸的渴望。
《自然》(Nature)期刊的一篇研究表示:「撫觸能提升人的健康水平,有效緩解焦慮和抑鬱。」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撫觸」的神奇魔力。
撫觸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正常需求」
喜歡「摸摸」,不代表你「不正經」。人類從出生開始,就體現出了對撫觸的需求。比如在嬰兒時期的我們,總是啼哭不已,通過媽媽的擁抱和撫觸,就能讓我們感受到極大的安全感,情緒就會慢慢穩定下來。
這是因為,身體上的接觸會向嬰兒傳達一個信息:我不是孤單的,有人在關心自己。
這種安全感,是嬰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有助於TA們建立對世界的信任。
著名心理學家哈利·哈洛的恆河猴實驗顯示:在嬰幼兒時期,得到及時、足夠安撫的嬰兒,更容易建立起「安全型依戀」,會在成人後擁有更健康的親密關係。
這是因為,當我們被撫觸時,身體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應,這些反應會在潛意識層面留下印記。例如,溫柔的撫觸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安全和舒適,這種感覺會被潛意識記錄下來。當我們以後再次經歷類似的撫觸時,潛意識可能會喚起曾經的美好感受,從而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
同時,從社交層面來講,撫觸也是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情感表達方式。
比如在學生時代,我們判定兩個人關係是否親密,會看 TA們下課有沒有手牽手一起去上廁所,放學有沒有肩並肩一起回家。關係好不好,就看挨得近不近,身體語言,是最騙不了人的。這也是「生理性喜歡」的一種體現。
心理學著作《了不起的身體語言》中提到:「一個人對你有好感時,身體上會下意識呈現出各種各樣的信號。」
比如 TA會忍不住進入你的私人距離。私人距離一般在45~120厘米,可以握到對方的手;如果你們關係很親密,距離會進一步縮短到45厘米以內,可以擁抱到對方。
倘若你不排斥也不拒絕,甚至會期待 TA的靠近,那麼恭喜你,你們應該是互相有好感的。
在親密關係中,撫觸能夠給予雙方強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身體的接觸讓彼此感受到對方的真實存在,這種實實在在的感覺會讓人覺得安心和滿足。
撫觸可以撫慰每一個受傷的靈魂
一次溫柔的撫觸,勝過千言萬語的安慰,它是心靈上的「暖手寶」,撫慰著生命中的疲憊與傷痛。
當我們被人擁抱或者握住手時,身體會釋放出催產素以及內啡肽等化學物質,給我們帶來舒適和安心的感覺,增強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
荷蘭科學家有研究表示:撫觸能顯著改善心理健康,通過頻繁的撫觸,可以減輕抑鬱和焦慮的情緒、緩解緊張感,讓人產生幸福感和愉悅感。
在親密關係中,撫觸能加深彼此的信任感,因為它需要雙方放下心理防備,敞開心扉,以最真實的自己去感受對方的溫度和力量。
頻繁而恰當的撫觸,能激發體內「愛的荷爾蒙」,極大地提升親密關係的親密度,增強情感紐帶,讓雙方更加依戀彼此。所以,建議你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伴侶不開心時,多對TA做一些親昵的小動作,如撫摸對方的頭髮、輕觸對方的臉頰等,讓伴侶感受到你更多的愛意。
而且,撫觸還能喚起美好的回憶。
當兩個人吵架后,冷靜下來時,給彼此一個擁抱,能讓彼此回憶起曾經的親密時刻,更加珍惜彼此,進一步鞏固親密關係。
在身體層面上,撫觸還可以緩解疼痛。
當我們感受輕柔的撫觸和按摩時,身體感受到的刺激會佔據身體上其他部位的感覺,進而分散身體對疼痛的感受,減輕痛苦程度。
其實,大部分的觸摸之所以能讓人心情愉悅,是因為我們從中感受到了被愛、被包容和被支持的美好。
愛能抵抗世間萬難。撫觸是心與心之間最無聲的橋樑,它跨越距離,在肌膚相親的瞬間,傳遞著無盡的愛與溫暖,撫慰每一個受傷的靈魂。
害怕與人撫觸,是出於什麼原因?
撫觸對人的益處多多,但也會有人抗拒與他人進行身體接觸,難以用觸摸來療愈身心。
一般來說,人們抗拒撫觸的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4個方面:1過去的創傷經歷
曾經遭受過身體或情感上的虐待、暴力、性侵等創傷的人,可能會對撫觸產生恐懼和迴避。
這些痛苦的經歷會在 TA們的潛意識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一旦有類似的身體接觸情境出現,就會觸發「自我防禦機制」。
2缺乏安全感
如果成長過程中缺乏穩定的關愛和支持,或者經歷過多次被拋棄、被背叛的人,會導致 TA們內心缺乏安全感,不相信自己會被愛。
這樣的人,通常只願相信自己,表現得無比堅強和獨立,但其實內心依舊渴望愛。
3自我認知問題
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或者有強烈的自卑心理的人,可能就會害怕他人的撫觸。TA們覺得自己不夠完美,常常擔心被人嫌棄或批評。
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可以試著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探索出恐懼的根源,處理好過去的創傷,提高自我價值感和安全感。例如,通過「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我們識別、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逐漸克服對觸摸的恐懼;「暴露療法」可以讓我們逐漸敢於面對害怕的情境,通過系統的脫敏過程,減少恐懼反應。
同時,我們可以逐步嘗試與他人進行身體接觸。從輕微的接觸開始,比如握手、輕拍肩膀等,等適應后逐漸增加接觸的程度和頻率。這可以從與信任的人觸摸開始,如家人、閨蜜,然後逐漸擴大到那些自己不排斥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關注自己的感受,及時調整節奏,避免過度強迫自己。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需要因為自己抵觸身體接觸而感到自卑或自責。
每一種心理障礙都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體上,這並不等於你有錯或不健康,很多時候它只是我們情緒波動的一種正常反應。
去貼貼、抱抱,療愈自己
那麼,我們怎樣通過撫觸來撫慰身心呢?
1自我撫觸
當你感到孤獨、焦慮或不安時,如果身邊沒有能接觸的人,可以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擁抱。將雙臂環繞在自己的身體上,輕輕抱緊,感受自己的身體溫度和力量。這個簡單的動作可以給予你安全感,讓你感受到自己對自己的關愛。
你也可以躺在柔軟的床上或沙發上,用抱枕或毯子緊緊包裹自己,讓自己感到彷彿被一個溫暖的懷抱包圍著。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你放鬆身心,減輕壓力。
2與人撫觸
荷蘭科學家研究發現:比起撫觸他人,被人撫觸時對心理健康的益處更大。
同時,單向撫觸,也能引發雙向撫觸。
所以,在彼此都自願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多多地與家人、愛人或朋友進行親密的身體接觸,如擁抱、牽手、貼貼等。這些觸摸行為可以傳遞愛、關心和支持,增強彼此之間的情感連接。
同時,與寵物互動也是一種很好的撫觸方式。比如撫摸寵物的毛髮、輕撓它們的身體、抱抱它們……都可以讓你放鬆心情,減輕壓力。
如果身邊沒有值得信任的人,寵物的陪伴和撫觸也可以給予你無條件的愛和安慰。
如果你的親朋好友不在身邊,也不養寵物,那也不用擔心。《自然》(Nature)子刊有研究表示:與物體或者機器人的觸摸,對身心健康同樣有幫助。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觸摸自己喜歡的毛絨玩具、收藏的手辦等,來減輕孤獨、焦慮和抑鬱等負面情緒。
3專業按摩
如果你感到身體特別緊張或疲勞,也可以考慮去專業的理療中心接受按摩治療。按摩師的按摩手法和技巧,可以幫助你放鬆肌肉、緩解身體疼痛、促進血液循環。身體舒服了,心也就沒那麼難受了。
寫在最後:在彼此自願的前提下,請多和身邊的人「貼貼」吧!不想和人接觸的話,摸摸我們的寵物、抱抱我們的玩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敢於去愛,以及相信自己會被愛。世界和我愛著你。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來源: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