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歷時8小時 周日繼續關稅磋商

2025年05月11日 19:25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為化解衝擊戰,美中高層官員周六(5月10日)在瑞士舉行首輪會談,歷時約八小時,並計劃于周日繼續磋商。首日會談后,雙方均未就談判內容或是否取得進展發表任何聲明。美聯社稱,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兩人長達8個多小時的會議是否已取得進展。

Bilateral meeting between Switzerland and China, in Geneva
Bilateral meeting between Switzerland and China, in Geneva via REUTERS – FDFA/ Keystone/ Martial Trezzini

(來源:法廣RFI 作者: 安娜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路透社報道,中國何立峰與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在進行面對面會晤,這是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自互征高達100%以上懲罰性以來首次線下談判。

談判地點設於瑞士駐聯合國大使官邸,會議于當地時間晚間8時(格林尼治時間18時)結束。會議結束后,雙方均未就談判內容或是否取得進展發表任何聲明。

本輪會談是在緊張局勢持續升級數周后舉行的。今年2月,美國總統掀起新一輪關稅攻勢,北京隨即採取反制措施,使每年近60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陷入停滯。

這場貿易爭端,再加上特朗普近期對其他數十個國家也加征關稅,已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擾亂金融市場,並加劇全球經濟急劇放緩的擔憂。

秘密談判地點曝光

雖然磋商的具體地點事前並未公布,但目擊者發現雙方代表在午餐后返回設有私人公園、俯瞰日內瓦湖的瑞士駐聯合國大使官邸。

當天早些時候,美國代表團離開下榻飯店前往會場時,貝森特與格里爾面帶微笑,佩戴美國國旗徽章與紅色領帶。貝森特沒有對媒體發表講話。

與此同時,數輛車窗深色的賓士麵包車駛離代表團入住的湖畔酒店,周邊民眾正在為周末馬拉松熱身。

法新社報道,這場于周六開啟的磋商,是自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以來,中美之間首次正式開啟的貿易談判。方面當天早些時候表示,這一接觸是「推動問題解決的重要一步」。

中美兩國均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出席,顯示雙方對此次談判極為重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以及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均親赴日內瓦參會。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在評論中稱:「在瑞士建立的接觸,是推動解決爭端的重要一步。」

分歧依舊明顯,但雙方重視談判契機

當前中美貿易爭端已對全球供應鏈、金融市場和經濟增長預期產生重大衝擊。美方希望借談判削減對華貿易逆差,並促使中方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轉向更高的國內消費。然而,這一訴求涉及中國的深層次,引發中方警惕。

中國方面則強調反對外部干預,要求美方降低關稅、明確其採購要求,並在國際事務中給予中國平等對待。新華社評論指出:「中國捍衛國家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推動公正、維護全球經濟秩序的立場不會改變。」

經濟博弈:談判或為後續騰挪空間

談判前夕,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暗示可能將關稅降至80%,作為145%現行關稅的替代選項,但仍未明確表態。中方則可能尋求與其他國家類似的90天關稅豁免,為進一步談判爭取時間。

瑞士經濟部長蘭(Guy Parmelin)表示,能促成此次會談本身就是「一個積極成果」。如果能制定談判路線圖,將有助於緩解中美間的緊張局勢。

專家觀點:突破有限,但有助降溫

分析人士對本輪談判突破的預期較為保守。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主任邦妮·格拉澤(Bonnie Glaser)認為,一種可能結果是雙方達成暫時協議,在談判期間暫停今年以來施加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關稅。

美國亞洲協會的中國經濟專家李莉茲(Lizzi Lee)認為,可能出現「象徵性和臨時性的讓步」,可暫時緩解氣氛,但難以解決根本分歧。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徐斌也表示,即使關稅出現下調,幅度可能有限:「即使降到一半,水平仍太高,不足以恢復正常貿易。」

中國「底牌」出手,美方表態強硬

中國4月出口同比增長8.1%,遠超市場預期,但對美出口卻下降近18%。這被外界解讀為中方帶著「經濟底牌」出席談判。但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強調:「總統不會單方面降低對中國的關稅。我們也要看到對方作出讓步。」

日內瓦的談判能否推動兩國緩和關係,仍需時間驗證。但正如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Ngozi Okonjo-Iweala)所言:「這是一場積極且建設性的嘗試,有助於推動對話、避免衝突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