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權斗可能達成妥協:評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20250702 陳家梁子的博客
6月下旬,中共政治局會議遲遲未有召開。按例是每月下旬召開一次。但5月份卻沒召開,或者召開了沒有對外公布。正當外界疑惑6月份是否也不召開或秘不發布,6月的最後一天,6月30日,官媒發布了中共中央於6月30日召開了政治局會議的公告。
這引起外界極大的關注。紛紛解讀中共的”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葯”。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這是一個新機構,相當於改革開放初期的中顧委,給了前任政治老人干預和限制習近平權力的合法依據;二是所謂”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就是指習近平上台以來成立的各式各樣委員會,是這些機構的總稱。現在出台工作條例,是政治老人對習近平”小組治國”的制約和去實質化。公告里特彆強調”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要準確把握職責定位,堅持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對重大工作實施更為有效的統領和協調,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明顯意有所指,言外之意是過去”小組治國”管得過多了。
我認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確實指各種委員會,不是新成立的機構。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內文稱”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可見在中共的話語體系中,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就是指習近平上台以來成立的各式各樣委員會。而且2023年4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規劃綱要(2023–2027年)》,文件中就提出要”研究制定《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和”制定《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選舉工作條例》”等若干文件。這本來就在中共的待辦清單中。但有計劃,也不一定如期執行,中共虎頭蛇尾,不了了之的事多了去了。現在推進,肯定與當前中共內部權力鬥爭相關。
我推測現在審議這個《工作條例》,可能是習近平與黨內反對派的一種妥協。如果反習勢力如外界傳聞的那樣會在四中全會逼迫習近平下台,完全沒有必要再拿這個《工作條例》來約束習近平。四中全會年內就得召開,沒有幾個月時間了。沒必要多此一舉。一種可能是,習近平面對要求他四中全會卸任的壓力,堅持要任期結束后才交班。他應該非常在意他的歷史定位,不想成為一個中途下台的黨魁。只要他的身體狀況能履行他所擔任職務的最基本職能,他就要堅持下去。反習勢力可能也沒有足夠的把握,或者擔心鬥爭加劇導致局勢失控,或者推不出沒有什麼爭議的替代者,就可能妥協。但要求他不能再獨斷乾綱,雙方妥協就出台了這麼個條例。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意味著習近平將到任期結束才交班,四中全會只是會遴選出新的接班人入常。
當然習近平身體完全不能勝任了,就不得不下台。習近平面臨政策失敗和身體有疾的雙重壓力,而兩者又相互影響。起因是政策失敗, 受到國內國外多方面阻擊,因而精神壓力過大,加上權癮太大,事無巨細,工作過於繁重,年齡也大了,導致疾病發作。反過來,身體有疾,就力不從心了。
還有一種可能,習近平的籌碼更少,處於更弱更不利的位置。為了換取反習派允許他到任期結束再交班,主動提出審議《條例》,明文限制自己的權力,希望反習勢力也讓一步。但反習勢力不一定答應。
比較起來,習近平四中全會就下台和任期結束再交班,各有利弊。對中共和民眾都是如此。任期結束再交班,有利於避免政治動蕩,但中共權力運作和政策會非常擰巴。習近平霸著”三位一體”,但人事安排和政策取向更多地取決於反習勢力,肯定很不順暢。會花很多精力投入到相互抵銷的工作上去。在外交和宣傳上,一方面要維護習近平還在正常履行他的職責的形象,其它許多方面實際上又在拆他的台。
如果四中全會就下台,至少會產生一些政治不穩定。需要做許多解釋工作。一些人可能就不服。如果習近平和他的反對者都不讓步,還可能引起大的政治動蕩。對中共政權、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不利。但如果很快穩定下來,就更有利於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良性發展。
誰知道呢?觀察中共政局就像猜謎,像看偵探劇。走著瞧吧!總有水落石出,劇集結束的時候。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