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非法經營罪或再審 中共造勢背後有玄機

2018年11月27日 19:05

作者:葉凈寒綜合報導

圖說:中國前首富被判14年,被指受周永康干預。(網路圖片

近日,最高檢發布防止民企“防止非法罪打擊範圍擴大”的陳述。之後,大陸網路傳出黃光裕非法經營案將再審的消息,引發外界輿論聚焦。美國資深媒體人、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王篤然分析,為了在貿易中爭取民間私營企業的支持,所以有這些行動的表示。不過,中共做的這些事情像似一個造勢,並沒有真正的平反這些民間。像在重慶共產了這麼多民間的私營企業家,這些人的錢財都沒有能拿回來。財經自媒體智谷趨勢發表文章稱,國美前老總黃光裕回歸眾人視野。另外,北京表彰“功臣”,誠榜上無名。

經營報》11月25日報道稱,11月15日晚,最高檢發布規範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的11個執法司法標準。其中一項標準就是“如何嚴格適用非法經營罪,防止刑事打擊擴大化”。最高檢強調,對民營企業的經營行為,法律和司法解釋沒有作出明確禁止性規定的,不得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2008年11月,黃光裕以操縱股價罪被帶走調查。2010年5月18日,黃光裕因涉嫌內幕交易罪、非法經營罪、單位行賄罪,三罪並罰,黃光裕被判刑14年。並處罰金6億元,沒收個人財產2億元。

報道稱,黃光裕案件中非法經營罪的法律適用錯誤問題,確實已經申請提起再審,並已於2016年7月收到再審受理通知書。不過,知情人透露,收到再審受理通知書已長達兩年,但此案一直沒有進展。

知情人表示,“黃光裕案是錯誤思想,主政中共中央政法委時判決的,存在一些人為的干預,而現在司法環境已經大不相同,這無疑為黃光裕案提供了改判和糾正的機會。”

政法大學教授趙旭東表示,“黃光裕案中的其他兩項犯罪暫且不論,單就非法經營罪來說,存在改判和糾正的必要性。”

中國政法大學的教授阮齊林說:“黃光裕非法經營罪的判決在法律適用上存在‘擴大化’的問題,把一般行政違法行為作為非法經營的行為,這一做法帶有那個時代的特殊‘烙印’。

《上海證券報》曾報道指出,時任公安部長周永康曾親自作出批示,要求將黃光裕辦為鐵案。

美國資深媒體人、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王篤然分析,中共為了在貿易中爭取民間私營企業的支持,所以有這些行動的表示,但是從目前看到的消息來看,薄熙來在重慶以打黑的名義,搶重慶民間億萬富豪上千億的資產,到現在這些財產並沒有發還,有些人還在監獄里坐牢,所以目前中共做的這些事情比較像似一個造勢,然後有一個媒體的效應,並沒有真正的平反這些被冤屈了的民間企業家,其實相反的中共還有掠奪別人的財富、把別人槍斃、把別人的財產沒收了的這種事情。

國美前老總黃光裕強勢回歸眾人視野

財經自媒體智谷趨勢發表文章稱,這幾天,“過氣”的國美前老總黃光裕,其百度關注指數突然爬坡躥升,出現了罕見的峰值。

自十年前鋃鐺入獄后,他已退出“新聞封面”許久。誰曾想,11月4日和18日,這位潮汕幫大佬的關注指數竟然飛到了159萬、141萬。

民間的暗流涌動,很可能來源於這個月初一場規格極高的座談會。

1日,中共中央請來一大幫民營企業家,像對待“自家人"一樣,"掏著心窩"侃大山。高層在會上擲地有聲:

對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範行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

話音剛落,黃光裕就強勢回歸眾人的視野。連帶著,股市都產生了微妙的回應。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本月16日,中關村股價從每股7.84元一路漲停至8.62元,而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恰好就是國美。

看來,還是有很多人忘不了這位曾經的中國首富啊。

北京表彰“改革開放功臣”榜上不見

中共正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表彰一批“改革開放功臣”。官媒《人民日報》昨日用了三個整版刊出100人的“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士”名單,並附上有關人士的介紹和“官方評價”。

港媒有關名單發現,其中港士部分中,已故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集團創辦人霍英東;前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創辦人曾憲梓;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原會長馬萬祺;前港府衛生署署長、世界衛生組織原總幹事陳馮富珍均有上榜。不過,曾在大量投資的香港首富,卻榜上無名。

中共不滿李嘉誠投錢少

《蘋果日報》引述資深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這份名單充分體現出中共功利主義,根據有利於今時政治標準來選人。對當局顯示不服從者,都要被排斥,這也可視為李嘉誠落榜之原因。”

他指出,中共早就對李嘉誠把旗下大部分財產投放外國、對比大陸投資額只有占約3成抱有微言,並曾指李嘉誠在大陸投資“賺多於投”。

大陸和香港媒體近年均報導,李嘉誠在大陸和香港頻頻撤資,5年內已經撤離共1300億元資產。此外,李嘉誠自去年起也持續出售在香港的資產,其中大部分被中資企業收購,例如中環中心,由具有中共對外聯絡部背景的中國國儲能源及多名香港政協委員收購。

阿波羅網葉凈寒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