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金融危機到底有多可怕?

2025年03月18日 11:32

如果說經濟結構長期失衡是經濟的「高血壓糖尿病」,那麼系統性就等於是經濟的「腦梗」、「心梗」。

系統性金融危機,是指的整體性失衡,引發極其嚴重的經濟問題。這種危機一般開始於或者一些的崩潰,進而快速蔓延到整個經濟體系之中。

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常常是不可控的,等到發作的時候再採取措施,通常都會比較難辦。

嚴重的情況下,系統性金融風險就會如影隨形。如果再疊加經濟結構扭曲、經濟信心不足、債務問題嚴重、脆弱、大幅波動,系統性金融危機就有可能在某個臨界點突然爆發。

那麼,系統性金融危機會有哪些表現呢?

危機前奏——金融機構的崩潰

系統性金融危機的第一個標誌,就是主要金融機構——通常是銀行的倒閉。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一個例子。雷曼兄弟銀行突然倒閉,拉開了這場危機的序幕。

當時,雷曼兄弟持有大量次級抵押貸款相關資產,也就是槓桿之上的槓桿,在流動性枯竭也就是資金斷流之後,無奈只能宣布破產。

事件傳出,立刻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金融市場恐慌,連帶許多其他金融機構也陷入了困境。

1997年到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危機起源地的金融體系,就遭受了沉重打擊。

在危機爆發前,匯商銀行其實就已經因為腐敗等問題滋生了大量的不良貸款,在危機初期,這家銀行就倒閉了,從而引發了連鎖反應。

除了銀行,泰國還有56家金融公司在危機中倒閉。這些公司的脆弱根源又在於房地產——它們普遍存在過度借貸,然後投資于房地產,導致資產泡沫嚴重、公司流動性脆弱。

那次危機嚴重到,泰國最大的銀行如泰京銀行,都面臨著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如果不是政府進行注資和接管,這樣的大型銀行倒閉後果不可想象。

股市暴跌和資產價格崩潰

系統性金融危機,往往伴隨著股市的暴跌,以及各種資產價格的迅速崩潰。

因為市場的基礎是人性,當人們普遍陷入恐慌,踩踏式的拋售就會發生,股市就會發生泥沙俱下式的暴跌。其他一些資產尤其是帶有槓桿性質的資產,也會隨之暴跌。

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股市就遭受了空前的重創。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幾個月內暴跌達50%,同時連帶全球股市均出現大幅度的下跌。

作為有泡沫的資產,房地產市場也會受到重創。房價通常會在系統性金融危機之下出現巨幅下跌,會有大量的家庭陷入負債狀態。

系統性金融危機是一個惡性循環,房價的大跌會進一步刺激金融系統的脆弱性,讓其雪上加霜。

——恐懼的風暴

系統性金融危機下,銀行擠兌是最為恐怖的場景之一,一旦出現,將會是毀滅性的。因為銀行擠兌所帶來的恐懼傳染非常嚴重,很容易就走向全面的金融失控。

銀行擠兌,是因為存款人對銀行的償付能力失去信心,大家一起去銀行要求提取存款。

銀行擠兌可怕之處在於,會直接導致銀行的流動性枯竭。因為銀行在日常業務中一般只保留小部分的現金,絕大部分存款,都被用於貸款或者其他的投資方式。

當危機爆發,大量的存款人同時湧向銀行,要求立刻提取現金,銀行必須兌現信用,但為數不多的現金會很快耗盡,無法滿足眾人的提款要求。

這時候,如何讓存款人重回信任是最難的,有時候儘管政府會出面,但可能會「越描越黑」,加劇「不信任螺旋」。

銀行擠兌不僅影響某一個銀行,它會迅速擴散到整個銀行體系。

這時候,全面的信任危機就爆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形成,金融系統可能會走向快速的崩潰。

政府干預的脆弱性

系統性金融危機發生后,政府通常必須採取干預措施以穩定市場信心。

救市措施一般包括向銀行注資、貨幣寬鬆政策、增加公共支出等。

因此可能也有人會說,怕什麼系統性金融危機,反正政府都能兜底,危機很快就會被摁下去。

但問題是,政府並非萬能,關鍵是,救市需要錢。

如果這時候政府自己都有財政危機,救市的難度就會明顯升級。

巨額資金的需求,會讓本就不寬裕的政府財政壓力猛增。政府債務會短時間迅速攀升,財政赤字嚴重擴大。

這時候更可怕的就來了:國家信用評級會被下調,這就進一步加劇了信心的缺失,同時也推高了融資成本。

終局——社會動蕩和長期衰退

系統性金融危機可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它很多時候還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危機發生后,企業大量倒閉、股市房價暴跌,導致家庭資產出現嚴重貶值。這樣一來,民眾收入明顯下降、對未來缺乏信心,生活水平也會跟隨大幅下降。

這種情勢,勢必會讓社會的不安情緒滋長。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許多國家就出現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這時候政府會焦頭爛額——既要挽救金融體系,又要面臨巨大的穩定壓力,動蕩的風險會明顯加劇。

系統性金融危機發生過後,隨著資產泡沫的出清和危機逐漸走向尾聲,經濟的長遠前景會受到進一步打擊。

因為經濟最重要的源泉是信心,當所有人都在危機中缺乏對未來的信心,想要重建起來就會非常不易而且漫長。

如何預防

系統性金融危機到底有多可怕?它對一個國家來說,不僅意味著深重的經濟和災難,而且會導致嚴重的社會災難。

嚴重的經濟衰退和社會不安的陰霾將會持續籠罩,政府的一些干預措施,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危機,但背後卻是巨大的財政壓力和上的脆弱性——因為民眾一定會將不滿的矛頭指向政府。

所以,預防系統性金融危機就是重中之重。

以上的金融危機誘因,每一項都來自長期的政府不作為、腐敗或者金融體系的過度投機,所以必須要從制度和法律上規範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等。

否則,當內里早就爛透了,總有一天會捂不住的。當危機被觸發,一切都會悔之晚矣。

來源:倪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