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點心吧!半個中國陷入災害

2025年04月13日 9:27

最近5年,親身見證超過10次百年不遇的,動不動就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最大降雨、最晚的降雪,最早的入夏……

2025年4月12日,我們又見證了內地省份颳起的15級,見證了沙塵吹過侵襲多個南方省份。

有些媒體還在熱衷於報道「第一個預報大風天氣的是一位高二學生」(棟樑注:已有證據表明該博主存在屢次抄襲行為,包括本次預測在內),或者「來測一測你的體重能抗幾級大風」。

我真的是不知道怎麼吐槽這些不爭氣的媒體同行了。你們可長點心吧!稍微調用一下身為人類的正常情感與基本常識,稍微用點心去報道一場牽動半個中國的天氣災害吧。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豐生體驗的人,但是百年不遇的極端天氣這種事,我希望有限的人生里遇到一次就夠了。現在我才30多歲,已經遇到過幾十次,遠遠遠遠超量了,我是真的怕了。

才剛剛開了個頭的2025年,到底還有多少百年不遇的天氣在前面等著我們?

說來慚愧,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追問這個問題能有什麼意義。

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百年不遇的大風

論預報,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還只能在臨近幾天時才做出稍微靠譜一點的預報,再加強重視也不是短期內能飛躍式提高的。

論預防,像沙塵這種災害遮天蔽日的,屬於無處可逃,像15級大風這種,要求所有建築結構都按這麼高的防風標準來設計也不現實,至於城市防內澇系統,地鐵洪災應急體系等都是平時就該做好的,那些挪用、尸位素餐的掌權者,你用極端天氣的風險也嚇不到他們。

論救災,現在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套反應相當快速的跨省市救災支援體系,只要不是全局性的重大自然災害,總歸還是有人去救命的。

真正需要改進的,還是民間救援和災后社會支持組織的發展,這也是和發達地區最大的差距。然而,因為某些不便討論的原因,這部分呼籲註定是徒勞。

就……特別無能為力的感覺。

這幾年能夠特別明顯地感受到極端天氣災害的頻繁發生,也能夠預見到接下來很可能還會發生,只是不知道出現在哪裡,不知道會落到哪些不幸的人身上,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遭遇,但作為公共寫作的博主,我都不知道除了坐等還能做點什麼。

請大家教教我吧!

來源: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