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轉向!是敵人!27國悄悄定位北京
阿波羅網王篤若報道/在「川普2.0」時代,歐美之間摩擦升級,直接影響中共與歐洲關係。中共國內體制內學者觀察到,歐盟已悄然改變對中共的定位,愈發傾向將中共視為敵對陣營的一員。
2025年7月4日,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忻華在一場「川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上指出,川普回歸對白宮以來,美歐在經濟與技術領域衝突頻繁,雙方原有的溝通協調機制基本瓦解,戰略認知也發生根本變化。川普政府將歐洲的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等意識形態視為誤入歧途,而歐盟則批評川普的重商主義和保護主義破壞其經濟與政治秩序,並啟動對美「去風險」策略。
忻華指出,歐盟在技術與經濟層面上面臨「三重焦慮」:科研與產業競爭力焦慮、地緣政治韌性焦慮,以及關鍵資源與數據控制的焦慮。而這一焦慮,也重新定義了歐盟對中共國的態度。他強調,歐盟原在2019年對中共國的戰略定位是「合作夥伴、競爭者與制度性對手」,如今這一框架已被打破,競爭性甚至衝突性成為中歐關係的主軸,「歐盟現在覺得中共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敵對陣營的一員。」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川普的政策令歐洲痛苦,但歐盟並未因此與中共拉近關係,反而試圖利用中美矛盾「火中取栗」,促使中共做出對歐洲有利的讓步。在忻華看來,這反映出歐盟對中共「挑戰性」和「威脅性」的深層擔憂,缺乏改善關係的強烈意願。
歐盟目前正逐步重組供應鏈,減少對中共戰略依賴,並加強對中共投資與併購的防範,防止戰略資產落入中共手中。中共與歐盟在電動車與烈酒等領域的貿易摩擦也在持續升溫。歐盟去年對中共國電動車加征反補貼關稅,中共則在7月5日開始對白蘭地加征最高34.9%的反傾銷稅,貿易對抗趨於常態化。
儘管如此,忻華認為,中共仍有操作空間。他指出,美國對中共存在明確的戰略安全與軍事防務敵意,但歐洲並無類似戰略對抗文化,因此衝突雖有,但不至於持續激烈。再加上歐盟27國分歧巨大,中共可施展「各個擊破」策略,利用歐洲「兩邊下注、搖擺不定」的外交習性繼續拉攏。
然而,從總體戰略趨勢來看,川普回歸加速歐美分裂,卻也未帶給中共實際外交紅利。反而在西方世界普遍「去中共化」與「防風險」的主基調下,中共被歐盟視為更明確的制度威脅,孤立趨勢愈發明顯。
原文鏈接:重大轉向!是敵人!27國悄悄定位北京(圖),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道